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银联收紧安全紧箍咒
电话POS厂商面临安全大考
作者:邹本堃


    ■本报记者 邹本堃
  如今,电话支付终端(POS)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消费,在给人们带来便捷支付的同时,也不免让人担忧:它真如人所说的那么安全吗?持卡人密码等敏感信息不会被泄漏?
  电话支付终端是在传统电话设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终端设备,但由于最初准入门槛低,一度造成产品品牌众多、指标规格低、技术规范不一等良莠不齐的局面,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专家表示,有些厂商为追求利润,通过减少安全防护措施、使用低级芯片替代安全芯片来降低成本。这样的产品如大量使用在商用领域,将暗藏极大的安全隐患。
  为保障电话支付终端的应用安全,2009年2月,中国银联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所,分别颁布了I型(家用型)和II型(商用型)两类《中国银联电话支付终端规范》。规范中除关注产品的基本应用功能外,针对两类产品分别提出了不同的安全技术要求,其中II型电话支付终端的安全要求达到POS国际安全标准的最高要求,对机具的软件设计、硬件、结构、逻辑安全等方面要求都非常严格,比如使用128位3DES算法加密,指定密码键盘作为加密设备,通过和传统POS终端类似的签到方式进行密钥更新,添加PIN、磁道加密、MAC三层密钥,实现电话号码、TSAM卡(密码键盘)和终端序列号三者绑定,具有开机自检、拆机自锁功能等。
  随着规定的出台,电话支付终端的市场准入门槛相应提高。在这场行业大考中,终端厂商们各自得分几何呢?
  来自银行卡检测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已有一批符合银联I型电话支付终端标准的产品通过测试,但通过Ⅱ型电话支付终端测试的产品则少之又少,仅有深圳鹏迅、联迪商用等屈指可数的几家。这硕果仅存的几家几乎都有一共同点,就是发端于传统金融POS厂商。
  未来可以预见,电话支付市场刚性需求的释放,给终端厂商们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随着对支付安全门槛的提高,电话POS厂商的发展前景也面临两个结果:或黯然出局,或在终端的技术规格与成本中寻找一个合乎产品与市场定位的平衡,推动电话支付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4 版:数字生活·通信】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电话POS厂商面临安全大考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