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便利 快捷 实惠
e时代:图书消费网络先行
作者:胡军


    ■本报首席记者 胡 军
  神清气闲地踱入书店,慢条斯理地享受新书弥漫的墨香,不经意间触动于作者深邃的思想或优美的文笔,悄然斩断新旧版本价格差异的内心纠结后,在店主淡定的注视下携书出门……对于已然置身e时代的消费者来说,这样的场景更像一部渐行渐远、值得回味的旧电影。
  “逛书店已经被定格在大学时代了,工作快10年了,基本上没有时间去从容地逛几回书店。即使有特别想买的书,也是来去匆匆,根本就没有时间静下心来逛书店。一般都在网上订购了,不仅省事,而且折扣也低。”对于逛书店买书,北京市消费者郭先生和许多人一样,言谈之间经常不经意地流露出对传统书店的怀念,然而,目前却把图书消费锁定在了网络上。
  书店像农贸市场,让读者很扫兴
  “说实在的,偶尔来书店逛一回吧,看到的都是包装华丽的所谓‘畅销书’、‘流行书’,真要找一本值得一看、值得一买的书确实不容易,而且,每次进去总是人声鼎沸,几分钟就把心情逛没了。”3月14日,在北京图书大厦门口,扫兴出门的消费者唐先生忍不住感慨:“书店应该是个雅致的地方,现在很多都搞得像个大农贸市场,‘畅销书’、‘流行书’、教辅书俨然成为书店的主角,好好的心情整个感觉被洗劫一样,出门的时候心情已经相当糟糕。”
  日前,记者对北京图书大厦、王府井新华书店、中关村图书大厦等京城著名的书店进行了走访,发现情况和唐先生描述的并无二致:在书店门口的醒目位置,摆放的都是一些关于“市场营销”、“保健”、“白话××”、“水煮××”之类的所谓畅销书和流行书。而经典的哲学类、文史类及其他专业类的图书则大多深藏其后,很难找寻。“没有办法,书店要赢利,畅销书、流行书相对那些传统内容图书来说,一是购买人群比较多,二来利润也比较高,所以肯定会优先摆放在醒目的位置。虽然说对于真正想读好书、对购书环境要求比较高的人来说,这样的环境和布置容易令人产生反感,但现在基本上所有的书店都这么做,生存和利润是第一位的。”对于这种状况,资深图书发行人赵先生多少也有些无奈:“以前做书店的人很多都不是把利润放在第一位,做的就是一种品位,像原来北大风入松一类,基本上就做成了高校的精神乐园那样子的,顾客基本上都是教授、大学生等知识群体,购书环境也相当雅致,但是放到现在还只讲品位,经济利益可能就很难得到保障。”赵先生说。
限折令凸显传统书店尴尬
  1月8日,备受人们争议的《图书公平交易规则》出台。该规则规定,一年内新书在实体店销售不得打折,网上书店卖新书则不得低于8.5折。这一限折令在全社会引发了强烈的反响,质疑之声不绝于耳,被直指涉嫌垄断。北京市消协、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法律专业委员会联合发表意见表示,《规则》中部分条款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行规的形式联合定价或设定价格标准,涉嫌价格垄断”,并建议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及纠正。
  显然,这一规则与现行的市场运行状况存在很大的差异,也很难得到真正的落实。不过,这一规则第一次将传统书店等图书销售体系在e时代所面临的尴尬或恐慌显露无疑。“说实在的,现在逛书店和以前比,便利性更差了。不说在人山人海里挤来挤去,在嘈杂的声音中很难静下心来挑选一本好书,消耗的时间很多,而且还要排队去交钱。总之一句话,效率很低,心情很差。”此前经常去书店买书的北京消费者郭先生的想法很有代表性:“现在网络这么发达,网上书店很方便,一是图书检索快,二是有比较多的折扣,三是便利啊,可以足不出户,不用那么大老远的专门跑趟书店,既可以网上支付,也可以货到付款,很方便。”
网络图书消费便捷、实惠
  调查发现,较为有名的当当网、卓越亚马逊等网上书店,确实可以提供相当便利的图书检索功能,只要输入书名或字段等进行模糊查询,就可检索出大量的相关图书信息。而且,基本上所有的网上书店的图书都有一定的折扣,少则9折,多则5折、2折甚至更低。
  在记者随机调查的20名消费者中,有17名消费者表示买书首选网上书店,另有两名消费者表示选购专业类图书仍然会选择专业的书店。“原因很简单,便利、信息海量。尤其像现在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下,挤出大把的时间去逛书店,很多人已经很难做到了。”对于图书消费的趋势,资深图书发行人赵先生的回答很肯定:“虽然现在网络购书也不是尽善尽美,像一些特别专业的图书、特定时间出版的图书还需要消费者去传统的书店去找、去淘。但是,网上购书确实是一种无可争议的必然趋势。”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文体市场】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e时代:图书消费网络先行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