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中国移动辽宁公司在科学发展的“红色”轨道上阔步向前
作者:邸振伟 王文郁
图片


    专业工程人员一丝不苟地建设中国移动3G网络

  几十年来,信息革命深刻改变着世界。美国及欧美发达国家,以先进的技术研发和相对成熟的市场策略抢占了信息技术的高点,并形成了“国家—企业—消费市场”联动体系,用先进的技术标准掌握了世界信息技术发展的脉搏。
  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大国,中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世界经济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时代要求必须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以实现更稳定和长足的发展。在通信领域,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堪称我国信息通信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中国移动辽宁公司正在以超常规的思维和行动,建设和运营这张承载几代通信人梦想的“红色”3G网络,并在科学发展的“红色”轨道上阔步向前。
“超常规”打造“红色网络”
  作为我国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3G(TD-SCDMA)是我国自主创新领域的重要实践和典范,是我国科学技术创新的战略内容之一,也是我国电信业落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国家战略的代表性举措。之所以将3G(TD—SCDMA)网络称之为“红色网络”,是因为它承载着太多国人的期望,铭刻着深深的中国烙印。
  3G(TD-SCDMA)网络作为我国自主创新的一面“红色旗帜”,从交换设备到终端,从网络布局到组网方式,无论是工程设计还是安装调测,每个环节都是一个新挑战。面对种种挑战,肩负重大使命的辽宁移动人继承和发扬老一辈艰苦奋斗和坚持不懈的“红色革命精神”,吹响了“网络大会战”的号角。
  “超常规”这个词是中国移动辽宁公司对网络建设大会战的经典描述。
  进入到3G时代,高速移动通信对网络建设提出了更严峻的要求,如何能让客户一如既往地享受优质网络,成为中国移动辽宁公司3G(TD-SCDMA)网络建设的重点。在3G(TD-SCDMA)工程未大规模启动之前,根据网络部门的进度计划和市场部门提供的市场分析情况,提前做好网络分析和规划工作。针对网络需求的热点地区,做好预判工作,开展有倾向性的网络规划、优化调整工作,提出规划和补点建设需求。在建设过程中,提出“开通一片优化一片”的网络目标,将建设、维护和优化工作三合为一,“超常规”保障3G(TD-SCDMA)的工程进度。根据工程进度安排、制定单站、分簇、分区和全网优化的思路,按进度、分步骤,由点及面,由简单到复杂的优化工作计划,建设同期开展优化工作,做到建设一处,接手维护一处,优化一处。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相当于过去GSM网络数年的建设任务。如今,中国移动辽宁公司悉心打造的3G(TD—SCDMA)网络已具规模,2009年底前省内14个市全部开通了3G(TD-SCDMA)服务。
  在市场运营上,中国移动辽宁公司创新思维,细分客户群体,建立精准化营销模型,以整合营销活动为载体,以体验营销为手段,以188靓号、资费优惠和终端优惠为突破,大力推进“G3”业务发展。2009年2月,沈阳188号段正式放号,2G用户在“不换号、不换卡,不登记”的情况下,仅通过更换GSM/TD双模手机即可使用3G(TD-SCDMA)网络服务。同年4月,“G3上网本”登陆辽宁,又为3G市场注射了一针强心剂。同时,中国移动辽宁公司通过建立“G3”业务与服务内训师体系,设置10086绿色通道等手段,全面提升“G3”服务水平。目前,已建立了自上而下成熟的3G(TD-SCDMA)市场运营体系,成立了专业3G(TD-SCD-MA)运营团队。在质量管理方面,中国移动辽宁公司实施各专业精细优化,开展优化测试,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提升网络服务质量。在业务支撑方面,围绕网络接通率、业务成功率等多项指标,做好话音、数据及集团客户业务保障工作;同时将TD网络的管理纳入日常维护管理体系,实现全网运行维护管理的规范化、流程化。
  还“红色网络”文化一片纯净的天空
人心向善,渴望交流与倾诉是社会的长期需求,扭转颓靡、低俗、不负责任的手机网络风气,培植健康的道德情操,是每一家有良知企业的社会责任。在中国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的传统教育中,早已将“真、善、美”的“红色”种子根植在每一代人的灵魂深处。历史镌刻的“中国红”与革命铸就的“革命红”相互融合,成就了健康、向上、和谐的“红色文化”。
  作为移动通信运营企业,中国移动辽宁公司长期以来着力营造“红色”网络文化,努力成为传递健康情感的恰当载体,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新风的一支生力军。弘扬和发展“红色”网络文化,是对“黄色”和“灰色”网络流毒的有力狙击,同时也是移动通信网络“心灵沟通”和谐本质的回归。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在当今纷繁复杂的信息传播网络化时代,有不少人担心中国的文化精神是否正在丧失。特别是在近几年,随着我国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以及手机上网的普及,网络在为人们获取信息、掌握知识带来极大便利、促进先进文化传播的同时,一些不法分子唯利是图,在网上散布淫秽色情等不良信息,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中国移动辽宁公司坚决支持并积极行动打击手机网络淫秽色情行为,要求公司上下在认识和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积极行动起来,“明确责任、明确任务、明确目标”,向社会公开了3种方便快捷的举报方式,将严厉打击手机网络淫秽色情工作推向深入。在此基础上,中国移动辽宁公司以“四步法”重拳出击,即完善接入管理制度,杜绝为资质不合格或内容涉黄的企业提供接入服务;加大拨测力度,扩大拨测范围,主动预防和发现色情淫秽信息,采取断然措施拒绝接入;充分发挥公司公布的电话、邮件、短信举报手机网站淫秽色情信息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发动广大客户踊跃举报,尽快形成群防群治的局面。
  中国移动辽宁公司通过建立不良信息基础模型,分析垃圾短信特征,提取出疑似垃圾短信号码,创新性地采取事前预防的方法,有效降低了垃圾短信的生成与发送率,从整体上遏制了垃圾短信传播泛滥的情况。此外,公司还注重监控结果的分析研究,针对新形势新情况随时动态调整应对举措,形成“预警—治理—分析”的管理体系。为有效解决垃圾短信处理延迟问题,提高资源利用率,中国移动辽宁公司优化了系统性能,提升了数据处理速度;新增网间垃圾短信处理功能,建立网间垃圾短信黑名单机制,通过客服人工确认,准确定位发送垃圾短信的号码,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各运营商网间垃圾短信的治理难题。
  目前,中国移动辽宁公司垃圾短信治理平台的处理速度已由原来的每秒2笔提升到每秒20笔;垃圾短信量下降66%;网间垃圾短信量下降了40%以上,有效地提升了用户满意度。中国移动辽宁公司还通过“信息管家”业务引导客户在手机终端主动拦截和举报垃圾短信,加强了客户自我防范和举报意识,与客户携手营造绿色通信环境。
  “红色网络”开创“第五媒体”新空间
  从手机诞生之日起,其多功能化、网络化、个性化以及交互性的诸多优势,使其具备了旺盛的生命力。如今的手机网络,特别是以中国移动3G(TD-SCDMA)为代表的移动通信网络,不仅具备通话、收发短信等基本功能,还可以用来听音乐、上网、玩游戏、看电视、移动购物等。如此强大的功能使手机注定要扮演时代的新角色——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即: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即时信息传播载体。
  早在5年前,辽宁报业传媒集团就与中国移动辽宁公司率先在东北打造了地方性手机报——《辽宁手机报》。《辽宁手机报》在辽沈北国网的承办下,整合辽宁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报纸、刊物、网站的新闻资源,依托移动通信平台传播,充分结合移动互联网的优势,为广大群众提供本地化、海量的、及时的新闻信息和生活资讯,着力打造辽宁手机用户的新闻门户和社区,构建“和谐的移动虚拟社会”。目前,《辽宁手机报》公信力、影响力越来越大,也日益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是时代风尚的折射。《毛诗序》云:“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有什么样的时代,就有什么样的音乐。音乐如此,口耳相传、覆盖了辽宁千万手机用户的移动通信网络文化同样如此。
  站在浪潮涌动的3G时代,网络环境和信息安全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含义。面对3G时代,面对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的时代主题,中国移动辽宁公司将以“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为己任,勇担自主创新重任,与政府和社会各界一道,共同为辽宁的3G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和服务支撑,为构筑和谐通信环境而尽心竭力。今天,中国移动辽宁公司更要以辽宁省加快实施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为契机,在继续推进“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大力发展中部城市群和突破辽西北战略的环境背景下,进一步打造新业务蓝海,优化运营体系,促进集团信息化应用,继续保持新客户、新话务和新业务的发展动力,力助辽宁经济实现增长目标。
  一个民族兴旺腾飞,离不开思想的升华;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离不开理论的成熟。如同跨越雄关,如同长河入海。中国移动辽宁公司走在科学发展的“红色”轨道上,航向将更加明确,前行的步伐也将更加稳健。
(邸振伟 王文郁)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文体市场】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中国移动辽宁公司在科学发展的“红色”轨道上阔步向前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