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清洁行动让八闽乡村重现美丽风光
作者:张文章
图片
图片


    

图1:▲在福州市宦溪镇桂湖村,村里环境整洁干净
图2:▲图为设在福州市宦溪镇集镇村附近的垃圾转运站

  近年来,福建省开展以农村垃圾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家园清洁行动,大力整治农村环境卫生,改善农村整体面貌,农村群众的卫生观念、卫生习惯发生显著变化

■本报记者 张文章文/摄

  “山流清澈见溪石,村落幽静四面绿”。在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宦溪镇桂湖村,村中青石古道一尘不染,环村水泥道路路面洁净,一座座民居在清山秀水环抱下,俨然一幅脱俗的山水画。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福建省开展以农村垃圾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家园清洁行动,大力整治农村环境卫生,改善农村整体面貌,农村群众的卫生观念、卫生习惯发生变化,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今年3月底,福建省累计通过垃圾治理验收标准的合格乡镇628个、建制村7963个,分别占全省乡镇、建制村总数的67%和55%。

治理垃圾污染————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空中蚊蝇成群,地上鸡屎牛粪;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污水横流”,这曾经是不少城里人印象中的农村环境。长期以来,受经济条件和村民生活习惯的影响,一些农村地区卫生缺乏管理,村民习惯将生活垃圾随手倒在家门外或路边、沟边,农村环境普遍存在脏、乱、差现象,垃圾污染日趋恶化,严重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和公共卫生状况,影响着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06年8月,福建省政府发出《关于在全省农村开展家园清洁行动的通知》,要求在全省农村组织开展以农村垃圾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家园清洁行动,全面清理公路沿线、河道两侧、村道里弄的垃圾,完善村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健全农村垃圾清运和处理机制,逐步实现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2008年起,福建省委、省政府连续3年将家园清洁行动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和市(县)长环保目标责任考核内容,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福建省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办公室主任、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规划师王建萍告诉记者,农村卫生差,首先是基础设施跟不上,没有垃圾箱(桶)、垃圾运输车、垃圾处理厂等,生活垃圾和污水没有得到科学卫生的处理。这几年,福建省各级政府筹措资金,加大农村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现已建成乡镇垃圾处理场(站)670座,垃圾收集池4.59万个,配备垃圾保洁车2.1万辆、运输车748辆,聘请村镇保洁员3.57万人,日处理村镇垃圾约9150吨。
  如何处理垃圾,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生活环境。近几年,福建省各地灵活处理垃圾清运。沿海发达地区、村镇布局相对集中的地区,采取了“村收集、镇中转、县处理”的模式;村镇布局分散、地理单元相对独立的地区,采取“村收集、乡镇处理”的模式;边远山区、海岛等交通不便的村庄,以建制村为单位,采取“统一收集、就地分类、综合处理”的模式。
  近日,在距离福州市百公里远的永泰县松口镇,记者看到,一个垃圾焖烧炉冒着袅袅清烟。据介绍,该镇周边行政村的垃圾全部运到这里处理。永泰县建设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县13个离县城较远的乡镇各建设了一个垃圾焖烧炉,每天可处理垃圾120吨;县城周边7个乡镇则通过建垃圾转运站,并与县环境卫生管理所签订垃圾委托转运合同,由县环卫所转运后集中统一处理。这正是福建省不少农村开展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的一个缩影。
  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上,福建省各地因地制宜进行试点工程建设。武夷山市星村镇地处武夷山核心景点九曲溪游览码头,镇里采用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在全省山区镇率先建设起日处理污水2500吨的污水处理厂,保以护武夷山良好的生态环境。莆田市动员农民投工投劳整治排水沟渠,集中建设三格化粪池处理汇集污水,处理后污水用于果树灌溉。永春县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生物膜法高度密封处理技术,设计制造“整体三化池”治理农村生活污水。
  通过扎实推进家园清洁行动,福建省大多农村垃圾处理实现“卫生有人抓、垃圾有人扫、堆放有设施、运输有设备、垃圾有去处”目标。久违的清山秀水、鸟语花香重现乡村,村落卫生面貌焕然一新。

建立长效机制————让乡村环境旧貌换新颜

  清扫村中道路,保持村容清洁;清理水沟,定期喷洒灭蚊灭蝇药,这是莆田市城厢区华亭镇云峰村保洁员老李的工作。每天开车把几个村的垃圾收集池中的垃圾运到镇上的垃圾转运站,实现垃圾日产日清,这是福州市晋安区宦溪镇垃圾转运站场工李建波的工作。在福建全省,像他们这样的村镇保洁员有3.5万多人。“不按时清运垃圾,扣2分;保持包干路段无垃圾、无果皮、无纸屑、无塑料袋,否则视面积大小扣2-5分……”这是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镇制定的《保洁员考核细则》中条款。该镇对保洁员的工作实行打分制,并与保洁员的工资效益挂钩。目前,像这样的保洁员考核制度已经在福建省农村全面推行。
  如何把农村卫生整治变成一种长效管理,做到“扫得起来、运得出去、处理得掉、保持得住”,真正让乡村旧貌换新颜?福建省副省长张昌平强调,建立长效机制,须做到“五个有”,即:一是有健全的机构,二是有合适的垃圾处置模式,三是有专业的保洁队伍,四是有固定的保洁经费,五是有规范的管理制度。
  近年来,福建省家园清洁行动逐步在这5个层面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其中最关键的是建立健全了日常管理和保洁员队伍机制。全省乡镇、村庄按照“千人一员”的标准配备卫生保洁员,注重从村庄低保户中挑选责任心强、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担任村卫生保洁员,乡镇、村庄与保洁员签订《环卫承包合同》和《环卫工作责任状》,实行保洁员工资加奖金制度和保洁员定责定薪制度。
  同时,福建省着手建立健全垃圾处理收费机制。目前,通过验收的乡镇和建制村中,有400多个已经开征收垃圾处理费,有4000多村通过“一事一议”收取卫生费,用于垃圾的收集、清运和保洁,收费标准由村民代表大会确定,收取的费用实行专款专用。龙岩市在有条件的乡镇推广农村垃圾治理市场化管理,鼓励引导乡镇通过聘请专业保洁公司负责日常保洁,进一步规范了保洁行为,巩固了保洁效果。

更新卫生观念————形成参与清洁行动良好氛围

“天蓝水碧海湾美,沙白林绿岛礁奇”。今年4月初,2010年全国帆船冠军赛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东山岛举行,岛上多个滨海村庄优美、整洁的环境给运动员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海滩和村庄道路上,人们看不到废弃的塑料袋和其他暴露的生活垃圾。
  几年前,在开展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初期,针对海滩“白色污染”难题,东山县曾组织动员村民开展定时捡塑料袋等生活飘浮物活动,最终改变了村民随手抛垃圾的陋习,促使村民形成环境保护意识。现在,东山县正朝着建设“无塑料袋污染岛”的目标迈进。
  前不久,福建省对全省农村家园清洁行动进行抽查发现,开展家园清洁行动以来,该省广大农村群众的卫生观念、卫生习惯发生显著变化,讲文明、讲卫生的乡风正在逐步形成。村民形成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家园清洁的良好氛围,将“要我干”逐步转向“我要干”。农民们自觉合理处理垃圾和维护庭院、村落的干净整洁,捡垃圾、扫庭院、勤洗晒蔚然成风,逐步改变了随手乱扔、随地乱倒、乱堆乱放的不良习惯,农户的家庭卫生和门前屋后的环境卫生得到了明显改观。
  “现在山村的生活环境与自然山水一样的美,去城里两天我就赶着回来,山里空气清新对身体好。镇里的工作人员以前下农村不敢穿皮鞋,怕弄脏了。现在不怕了,大家经常穿着皮鞋下乡,一天下来,鞋面上连灰尘都没有。”福州市晋安区宦溪镇政府城建科工作人员林锦华对记者说。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清洁行动让八闽乡村重现美丽风光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