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今年亏损率居高不下
国产影片 大多只赚吆喝不赚钱
作者:王立元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数字,今年上半年,全国共生产电影288部,城市电影票房总收入48.41亿元。业内人士预测,今年全年电影产量可能达到500部,电影票房有望突破100亿元。尽管各种数据都表明电影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国产影片的亏损问题依然存在。中小成本影片普遍亏损,投资较大的所谓商业大片想盈利也并不容易。北京新影联副总经理高军甚至认为,今年电影亏损率已经达到70%。电影市场真的是“虚火旺”吗?
  据统计,上半年的48.41亿元票房中,27.2亿元由进口影片创造,国产影片票房为21.21亿元。排名前10的国产影片票房收入为12.8亿元,占国产影片票房总收入的60%。《叶问2》以2.3亿元的票房拔得头筹,《大兵小将》《锦衣卫》《越光宝盒》《杜拉拉升职记》《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人在囧途》《异度空间》有不同程度的盈利,而其余影片都没能从票房上收回成本。是何原因导致众多国产影片只赚吆喝不赚钱?
原因之一:
盲目投资导致泡沫增加
“在我国电影产业发展不甚成熟的情况下,靠票房盈利对大多数国产影片来说都很难实现。”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蔡灵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各路资本急于寻找增值机会,前景看好的电影市场一时间成了资本的“避风港”,虽然短期内有效缓解了电影产业发展的资金短板,却导致了泡沫的出现。
  新原野娱乐传媒有限公司总裁裘华顺指出,近年来确实有一些国产影片比较成功,如《疯狂的石头》投资300多万元赚了3000多万元,《非诚勿扰》投资2000万元赚了3亿元。“这些成功的例子吸引了很多业外投资者,他们在缺乏调研和了解的情况下盲目投资,导致电影量多质低。而且,这些热钱的涌入抬升了影片的制作成本,让回收成本的风险度增大。”
原因之二:
  影片质量不高
  影院档期过密
“国产影片的数量虽然在大幅度增加,但仍然存在题材单一、内容单薄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影片质量和艺术水准。”蔡灵说,“电影业的繁荣发展要从制片环节抓起。只有在影片投拍时严格把关,才能提高国产影片质量。与此同时,也要积极倡导小众影片的制作,丰富电影题材。”裘华顺认为,每一部影片都有盈利的可能,关键取决于影片的题材是否独到,影片的内容是否受观众喜爱。“影院档期安排过密,没有给中小成本影片一个很好的展示空间,也是国产影片亏损的一个原因。”UME华星国际影城经理刘晖说,“有时一周内就有四五部片子上映,有些电影上映两天就下线了,没有给观众一个选择和反馈的时间。”
原因之三:
票房分成比例有待调整
  国家广电总局2008年底发布的《关于调整国产影片分账比例的指导性意见》规定:“制片方原则上不低于43%、影院一般不超过50%。”而由于银幕“物以稀为贵”,在院线、影院和制片方之间,制片方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该指导性意见下发前,制片方只能拿到票房收入的35%左右,之后才逐渐达到43%,但中小成本影片的实际分成比例仍然达不到这一数字。
  专家认为,对于院线和影院来说,票房分成基本上是净收入,而对于制片发行方来说,因为还要支付宣传推广费用等,所以要赚钱确实比较难。制片环节处于电影产业的上游,是电影产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为了保证国产影片的质量,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有必要对票房分成比例作进一步调整。
原因之四:
  盈利手段单一
  目前国产影片基本上以票房收入为主要盈利模式。这种单一的盈利模式也增大了回收成本的风险。在美国,一部电影的票房收入最多占其总收入的1/3。近年来,一些国产影片也在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如影片《英雄》通过音像制品版权拍卖以及图书《英雄》、纪录片《缘起》的销售,不仅为影片造势,也拓展了盈利途径;动漫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70%的收入来自于衍生产品形象授权,涵盖毛绒玩具、图书文具、食品等多个领域;影片《杜拉拉升职记》则在植入广告方面大做文章,影片投资在上映之前就基本收回。裘华顺说:“国产影片必须摆脱对票房的单纯依赖,拓展多种盈利渠道。一个好的盈利模式应该从影片创意萌生初始就发挥作用,贯穿电影制作、发行、放映3个环节。” (王立元)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文体市场 】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国产影片 大多只赚吆喝不赚钱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