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 夏
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近日刊登的一篇论文中说:2009年英国发现一种带有“NDM-1”的大肠杆菌感染病例,这种细菌“超级顽强”,几乎能抵御目前所有的抗菌药物。“超级细菌”迅速成为热门话题。那么,“超级细菌”到底是什么?它会像“非典”、“甲流”一样严重威胁民众健康吗?我们应该如何防范?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细菌耐药 并非新鲜话题
世界卫生组织驻中国代表处新闻发言人陈蔚云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首先指出:“细菌耐药性现象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已经有其他类型的对多种抗生素具有抗药性的细菌存在,它们被称为耐多药细菌。”
陈蔚云告诉本报记者,世界各国广泛应用抗生素来治疗细菌感染,但是,作为一种自然生存技能,细菌总能找到方法来对抗药物。一段时间后,细菌会发展出不同的机制来对抗各种类型的抗生素。在频繁使用抗生素的领域,如医院、社区和农场,这种耐药性可能会发生并且传播。根据《柳叶刀:传染病》8月11日版,NDM-1(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可以使细菌对绝大多数抗生素产生耐药性。NDM-1的基因在质粒中被发现,这些DNA结构很容易被复制并转移到其他类型的细菌上,同时使这些细菌也产生耐药性。目前,NDM-1已经出现在大肠杆菌和肺炎杆菌中。
“今后如果出现新的耐多药细菌,并不会让人感到意外。”陈蔚云说。
事实上,在过去几十年中,人类多次遭遇“超级细菌”挑战。例如,随着青霉素的广泛使用,出现了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当科学家研制出对付这种病菌的甲氧西林后,又出现了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直到万古霉素等药物被研制出来。上世纪90年代,医学界发现了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耐链霉素的食肉链球菌;到了本世纪,出现了广泛耐药结核杆菌。
北京地坛医院传染病学专家蔡皓东认为,细菌身上的“NDM-1”实际上是人类给逼出来的。由于人类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尤其是不合理的使用,使许多细菌在抗菌药物的强大压力下,不得不逐渐进化,改变自己体内的基因,产生对这些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便继续在“严峻”的抗菌环境下生存。
与甲流非典不同 不必过于担心
有研究者提出:由于频繁的国际航空旅行、全球化以及南亚国家医疗旅游业的兴起,NDM-1有可能迅速传播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因此有许多人担心这种疾病像H1N1和SARS一样流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但专家表示,不必有这样的担心。
蔡皓东认为,这种细菌的感染不会造成像H1N1和SARS一样在普通人群中流行,耐药细菌感染主要发生在医院中,尤其是外科手术的病人中。这些病人常有伤口,或者有穿刺等治疗性损伤;手术、疾病和药物的使用使他们的抵抗力下降;更重要的是他们常常会使用许多抗菌药物。这使得不怕抗菌药物的“超级病菌”趁虚而入,造成病人感染。
陈蔚云指出:NDM-1的情况不能与H1N1和SARS相比较,H1N1和SARS都是新病毒,与NDM-1耐药性不是同类型事件。绝大多数细菌种类都可在肠道中发现且不会对宿主产生任何影响。但有时一些细菌会引起感染。由耐药性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一般的治疗是无效的。如果病人所受感染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治疗将会十分困难。然而,对绝大多数的细菌(《柳叶刀:传染病》所列举)而言,总有一两种抗生素是有效的。
陈蔚云同时强调:如果一些菌种对所有已知的抗生素都产生耐药性,那么我们将对其引起的感染束手无策。这也是医学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忧虑所在,耐多药细菌还会继续出现,所以需要开展监控以及更进一步的研究。
合理使用抗生素 防止院内感染
陈蔚云认为,各个国家应该做好医院感染防控措施,以控制耐多药细菌的传播,并加强制度管理,谨慎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性细菌的产生。
陈蔚云说,目前的潜在问题是不合理用药,比如使用抗生素时间短,单剂量用量少,抗生素效力不足或没有对症下药。世界卫生组织将继续向政府提倡控制和监管抗生素的使用、对耐药性的监控,并确保严格遵从预防控感染的政策。世界卫生大会已经通过了关于减少和控制抗菌药物耐药性的两项决议。
蔡皓东认为,应对“超级病菌”的主要方法是控制医院内感染。医务人员要注意不要滥用抗菌药物,在医院的各种操作中注意消毒隔离,要勤洗手,正确进行无菌操作;尤其要注意识别NDM-1耐药细菌感染的病例,在国外接受过手术治疗的病人发生感染后应特别注意进行筛查,及时隔离病人,防止医院内NDM-1耐药细菌的交叉感染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