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专家呼吁:工业遗产应列为文物予以保护
武汉工业遗址保护刻不容缓
图片


    被商业地产蚕食的武汉重型机械厂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贴满商业广告的门楼

■本报记者 吴采平 文/摄

  为期一年多的湖北工业遗产专项调查结果显示:湖北工业遗产资源丰富,但是正在迅速消亡,保护工作刻不容缓,而相关部门尚未出台保护性的法律法规。武汉市相关学者正就此进行呼吁。

现状:
  工业遗产迅速消亡,文化损失难以弥补

  湖北是中国近现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近现代中国制造业的重要聚集区,早在洋务运动时期、民族工业发达时期、前苏联援建中国时期、三线建设时期,都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的工业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委员、武汉大学规划与设计学科创始人赵冰教授在调查中发现,湖北的工业遗产资源相当丰富,但是消亡的速度也是惊人的。特别是随着城市的发展,房地产开发正在蚕食鲸吞这些见证了城市历史的工业遗产。
  赵冰教授1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着手工业遗产的调查、保护和再利用研究工作,并为保护武汉市的工业遗产四处奔走。谈起工业遗产的消亡,赵冰语气中充满了遗憾与痛心:“近代工业发展时期,被称为中国重工业之父、晚清重臣张之洞在武汉进行了包括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在内的大规模的工业建设,给武汉留下了大量的工业遗产,可是今天留存的还有多少呢?虽然有关部门建立了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但是物质化的证据已经丧失。”
  赵冰教授告诉记者:“前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重点项目,有八九个在武汉,武钢(武汉钢铁厂的简称)、武重(武汉重型机床厂的简称)、武锅(武汉锅炉厂的简称)都在其中。10年前我就呼吁这些地方不能拆,但是现在武汉重型机械厂地块已经出让,工业遗产给房地产让了路,这是可悲的!”

意义:
  遗址就是“活生生的历史教材”


  历经沧桑的申新纺纱四厂汉口遗址今年3月被拆除。谈及武汉工业遗产保护,著名历史学家、武汉大学历史学教授冯天瑜无奈地说:“要重视和保护武汉的工业遗址,这些话我已经说过太多遍了。”“保护工业遗址,不是全盘保留,而是要从不同时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进行保护。”冯天瑜教授说,“工业遗址保护要能够见证国家的历史变迁和工业化进程。如德国萨尔工业区,那些炼钢高炉、各类型厂房都被保留下来。当然还可以有别的保护办法,如让旧厂房保留基本形态后挪作他用,做一些现代艺术等。”
  采访中,年过花甲、从事房地产研究20余年的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朱佳林表示,像汉阳铁厂、武重、武锅留下的工业遗址文明,是我们所生活城市记忆的重要章节。对这些记忆碎片有选择地保护,是避免一个城市的发展历史因“证据”的湮灭而被割断。“城市品牌,不是靠GDP,而是靠城市的历史沉淀支撑,要有许多发人深省的城市故事。”朱佳林教授对记者讲,工业遗址饱含着大量有价值的历史记忆和工业生产、建筑、美学及其他人文信息,是城市个性的一个有力注解。
  随着“旧城改造”、“工业外迁”的吐故纳新,工业遗产往往都是第一个被“清除”的对象。朱教授给大桥局地产开发的“百瑞景中央生活区”做规划时,就曾提出保留“武锅”厂内的铁路、机车与两三个车间,并将车间改造成会所或游泳池的建议。
  从工业遗址到市民街区,从文物古迹到旅游胜地,从市井商埠到商业大街,都是形成城市记忆的重要成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座城市的灵魂。朱佳林说,当我们忙于物质文明建设时,却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不知道现代文明从何而来,这是非常可悲和可怕的!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湖北省黄石市在工业遗产保护方面,做得要好得多。记者了解到,湖北省黄石市将武钢的矿山基地——铁山,建设成国家矿山公园,成为了黄石市区重要的风景区。黄石市下辖大冶的铜绿山矿区的矿业遗址也得到了保护。这些工业遗址得到保护,赵冰教授在其中都起到了推动作用,相关的部门对工业遗产有正确的认识,才使得工业遗产保护工作在黄石结下了硕果。
  很多专家学者都表示,武汉的近现代工业遗产之丰厚,不仅在全国罕见,甚至在整个亚洲也举足轻重,成为了“活生生的历史教材”。

呼吁:
  工业遗产应列为文物,由法律来保护


  湖北工业遗产专项调查结果让赵冰教授无可奈何:“武汉从前以工业闻名全国,现在已经很难看到当年的影子了。一个城市要被人认同,必须保留那些能够体现城市特色的东西,而现在,这些东西正在一天天流失。”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朱晓东表示,对工业遗产的改造再利用并创造现实价值方面,发达国家不乏成功的范例。德国著名的鲁尔工业区,经过改造后,风景优美,拥有5座大型公园,一些厂房和设备被改造成攀岩和潜水场所;日本北海道的小樽运河沿岸,澳大利亚墨尔本商业区的中心,都有早期的工厂和仓库遗址,工业遗产已成为美国、加拿大等早期工业大国文化遗产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国内,旧厂房旧仓库还可以改造成画廊、艺术工作室、展览馆等。北京的798艺术区,曾经是一个工厂密集区;上海莫干山路20世纪早期的旧厂房、仓库,现成为一些艺术家和设计师工作和居住场所。朱晓东说,保留下的工业遗迹,将会是社区景观设计的一部分。对于儿童教育、回味历史来说,都将是有价值的。这些遗址不仅是今人追寻工业历史的窗口,更是传承爱国主义和城市精神的课堂。
  据朱佳林教授介绍,目前现行法律法规还未将近代优秀工业建筑划入“文物”范畴,由于缺少法律保护,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工业遗产在城市建设中面临被拆除的命运。对此,赵冰教授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及早出台工业遗产保护的相关法规,使工业遗产的保护工作有法可依。同时,强制开发商在建设时留下部分遗迹。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5 版:文体市场】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武汉工业遗址保护刻不容缓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