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峰
“买的时候,他们承诺说提供10年免费包修服务,说这比国家三包规定的长得多,能够让我享受真正的无忧使用,可是现在冰箱才用了一年多就坏了,他们却不来给修,国家规定的3年都没有保证,还10年呢!完全是骗人。”近日,河南信阳消费者孙先生来信向本报反映他购买了下乡冰箱后遭遇维修难。
孙先生是一年前购买的某品牌下乡冰箱,当时该品牌宣称提供10年免费包修服务。可是用了刚刚一年多冰箱就发生了故障,找厂家维修,厂家说当地没有他们的维修机构,不能提供上门服务,要想维修只能送到远在60公里外的县城去。可是冰箱那么大,运到县城不仅不方便,运费都不知道要多少。无奈,孙先生只好在当地乡里找人自费给修好了,结果花了80元。孙先生告诉记者,把冰箱送到县城的运费都不止80元,也就是说要想享受厂家提供的免费修理,至少要另外花比修理费还要多的运费,而且还要耽搁很多功夫。由此,孙先生得出结论——厂家推出的所谓10年免费包修承诺是骗人的,起码对边远农村消费者来说是这样。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像孙先生遭遇到的这种情况非常普遍。虽然消费者占理,但要想维权却难上加难。
近年来,随着家电下乡政策的推广,大大刺激了农村的家电消费热情,家电企业也都把家电下乡当成了拓展市场的重要途径。为了扩大下乡产品销量,吸引农村消费者的目光,下乡企业纷纷推出了延长免费维修服务。以下乡冰箱为例,有品牌甚至推出了长达12年的免费保修服务,但是实际上,大多农村消费者却很难感受到这种超长免费服务的实惠,因为在很多农村地区,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售后服务网点缺乏,无法保证承诺兑现,导致农村消费者要想享受这种免费服务就不得不付出远远高于“免费”的成本。
对此,中国家电维修协会副会长郭赤兵表示,下乡企业纷纷推出超长免费服务承诺,虽然看起来不错,但是由于这些企业常年征战在一二级市场,并未专注于农村市场的拓展开发,因此造成销售服务团队、乡镇网点建设等软硬件方面的准备不足,成为开拓下乡市场的“软肋”。如此一来,不仅损害了品牌的信誉,也让农村消费者的消费热情大大受挫,妨碍了家电下乡活动效应的充分发挥。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秘书长陈钢也表示,家电下乡是当前家电产品销售的重头戏。前一阶段企业通过促销手段对农村市场进行了有力的开发,现阶段的重点应转移到产品的售后服务保障上来,要保证服务承诺的兑现,不能让承诺沦为炒作的噱头,应切实有效地保护农村消费者的权益,提高农村消费者的消费热情。
郭赤兵还告诉记者,目前中国家电服务维修协会正在制定起草《农村地区家电维修服务规范》国家标准,以加强农村地区家电维修服务体系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为家电下乡产品的售后服务政策提供统一硬性的标准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