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等待iPhone4为谁消得人憔悴
作者:武晓黎
图片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武晓黎
  北京第一场瑟瑟秋雨中,iPad首发、iPhone4预约,苹果产品又一次成了个热门话题。
  记得去年也是一个淫雨霏霏的黄昏,冷得透骨的寒风中,记者也曾等在一群排队者中,等着iPhone首发。
  一款终端,怎就值得如此期待?
“爱凤”变成“老母鸡”
  徐先生也许是内地最早一批iPhone用户了,他不是“果粉”(苹果产品的粉丝),仅是因为当时只有这个机器有着巨大的内存,可以满足他储存音频资料的需求。这三四年下来,他忍受了iPhone不能转发短信、不能收发彩信、不能看手机报等诸多不便,也就当它是一个兼具MP3功能的手机。
  但也是用这部iPhone,爱户外运动的他也曾查询过各地的天气;也曾GoogleMap过自家的楼房;也曾对着手机里YouTube上的视频哈哈大笑,也曾看邮件、看新闻……因为这个手机有Wi-Fi功能——徐先生为此提前享受了无线互联的乐趣,那精美的画面、新潮的触摸屏和独一无二的重力感应等等,都曾为他带来了指尖和眼球双重的享受。
  但有时候的结果也是惨痛的。
  他常常会在忘乎所以的情况下走出Wi-Fi热点覆盖区,由于忽视了Wi-Fi和EAGE之间的自动转换,结果他连续数月的话费都接近千元。从此,徐先生乖乖关闭了自动更新和所有的上网功能。心爱的凤凰变回了老母鸡,iPhone变成普通手机。
iPhone4之初体验
  记者同样是iPhone老用户,带着和徐先生同样的感受,提前体验了一下iPhone4的真机。
  中国联通说,将来只向iPhone老用户销售一部iPhone4裸机,不向其他用户单独销售,联通公司的社会渠道也不销售iPhone4裸机。那就是说,水货iPhone的老用户,除非转为联通用户,否则,水货用户的身份就是注定的。而一个十几年的移动老用户是否愿意转为联通用户,那就只能看iPhone4本身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了。
  先说硬件,金属感更强、更方、更工业化。这样的设计很难评说好还是不好,更滑溜,更容易沾上指纹,更容易掉落倒是真的。屏幕已经到达了极限,分辨率能够达到960×640,之前最高的是Google手机的800×640。这意味着,人眼通过3.5英寸屏完全看不到颗粒感,画面已经细腻到了极致。
  软件方面,依旧是过去都有的应用:电子书、上网、听音乐、聊天、炒股、录音、录像、视频通话、游戏……功能已经足够丰富,就算把计算器、指南针、地图什么的整合在一个图标里,也算不上颠覆性的改变。
  唯一实质性的不同是,iPhone4与其说是iPhone的升级换代产品,不如说更像是一个具备通话功能的iPad。因为它具备其他3款iPhone不具备而iPad具备的Ios操作系统,这款手机将与平板电脑共有海量的应用,苹果将因此从更丰富、下载量更大的APPStore程序中,获得更多的收益,而苹果也将从一家硬件制造商、软件制造商、芯片制造商变成广告代理商。
  实际上苹果已经做到了。你在玩儿飞车游戏的时候,如果飞过一些矿泉水、可乐等路障,再上传积分,就可以在相应的实体店里兑换饮料。由于设计十分巧妙,这些广告完全不影响用户的游戏感受,不是互联网上忽然跳出来逼你非看不可的那种广告可以同日而语的。
  说实话,iPhone4已经很难有什么升级和创新,但在这里,苹果早已经为自己挖出了又一座巨大的金矿。
“果粉”在等待什么
  iPad不过是一个大块头的iTuch,iPhone4不过是能打电话的iPad,听上去像绕口令。在一般人看来,iPhone4不过是一款做到极致的手机,换了个新版本而已,值得“果粉”们如此等待吗?
  联通的销售方式虽然有东施效颦之嫌,但毕竟产品是过硬的,在世界各地的市场不俗表现说明,苹果的营销也自有过人之处。
  比如预约销售,先吊足市场的胃口。有果粉说,如果每天广告狂轰滥炸,我还没那么大兴趣,但现在是大家都等着要,还不一定买得到,这就让人期待了。
  一位记者的同行也有同感:别的手机厂商都是请记者去报道,还要配合广告宣传,而苹果往往是记者追厂商、运营商要打探消息,完全是反过来的。
  再比如采取到货延迟、限制购买等营销手段,更加挑起消费者的期待。能用这一招恐怕要源于iPhone产品本身的品质,别的厂商还真不敢轻易尝试。
  限制购买当然有一部分原因是限制中国移动用户购买iPhone4,但另一方面,也是苹果独创在产业链模式的产物。这也不是轻易学得来的。
  徐先生不想再做iPhone4的用户了。他发现,身边的聚会中,绝大部分人都在用iPhone。“已经成为一个时尚,好像一种身份认同似的,没有的人会觉得落伍。我不喜欢这样的感觉,不过是一款手机而已,何必这样,完全是对虚荣心的迎合了。”
  手机中国的于先生为记者算了一笔账:按同等重量来算,买500克“苹果”(iPhone4)的钱,如果拿去买大米,够一个普通市民吃120年。他因此尤其不赞同那些经济上拮据的年轻人去赶时髦。他说:“为了一个‘烂苹果(喻被咬过一口)’,值得吗?”
  秋风秋雨愁杀人,等待iPhone4的人,你们是否想过,究竟为谁消得人憔悴呢?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3 版:数字生活·通信】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等待iPhone4为谁消得人憔悴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