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邹本堃
作为电话和POS支付相结合的创新支付产品,电话POS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然成为和传统POS、ATM并驾齐驱的主流电子支付渠道之一。不过,随着电话POS的快速发展,终端机具安全、信用卡套现、终端移机使用等事件时有发生,有些涉案金额还非常巨大。电话POS交易的安全性到底如何呢?“目前,电话POS支付虽然在终端机具、平台系统、应用模式、市场培育、客户接受程度等方面已相当成熟,但仍存在漏洞,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要营造放心的支付环境,就必须建立健全安全机制。”一位资深电子支付专家指出,“随着银行卡换‘芯’加速,对终端机具安全也有了新的要求。”
安全是电子支付的第一要义。目前电话POS市场应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普通电话POS可能出现信用卡套现等风险;二是电话POS布放审核手续比较简单,个别商户套用MCC(电机控制中心),进行移机使用;三是敏感信息被泄露或篡改。
为了化解这些问题,惠尔丰、联迪商用等主流金融POS厂商的做法是:将每种交易是否允许使用信用卡作为一个配置参数,该参数由各银行统一控制,这样就有效防范了信用卡套现风险。针对移机使用风险,则将电话POS终端的接入电话号码与终端硬件序列号进行绑定,保证该终端只能在银行指定的固定场所、固定线路上进行交易。而针对敏感信息的安全问题,则采取对交易报文中的敏感数据进行加密的方法,终端上也不保存任何敏感数据。
安全已成为电子支付发展的命脉,中国人民银行也加快了银行卡产业的升级,对银行卡进行换“芯”。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加速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终端机具必须考虑受理EMV卡(欧陆卡)。这对电话POS来说是个不小的难题,因为目前市场上除了几个主流POS厂商外,大多数电话POS终端不具备符合欧陆卡规范的IC卡读卡器。
面对严峻的安全形势,各大银行纷纷提高电话POS的技术准入门槛——银联电话支付终端II型规范成为电话POS商用市场的重要标准。 同时。目前各大银行都要求金融POS主机通过PCI认证(国际权威机构的金融设备安全认证标准),从整体上有效保证终端安全。
电话支付从最初的规范缺失,到银联II型规范作为技术准入门槛,再到终端主机通过PCI认证,正日趋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可以预见,随着电话POS的技术标准不断统一完善,在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及终端厂商的携手努力下,电话POS将迈进“芯”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