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 节能 减排 降耗 曹丽娟/制图
■本报记者 桑雪骐
在由中国家电研究院颁出的2010中国家用电器创新奖名单中,记者看到,节能、高效等词汇是其中的关键词。中国家电研究院院长邴旭卫对此表示,不能将低碳简单地理解为节能,也不能为了节能而节能,节能、减排、降耗其实是三位一体的。
节能高效成创新关键词
前不久,以“都市里的桃花源”为主题的2010中国家用电器创新奖颁奖典礼在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展上举行。据了解,本届创新奖参照技术、效益、推广、理论等四方面指标,3月份公开征集,历时6个月,经过严格的评选程序,最终评出年度技术创新奖、年度产品创新奖、年度工业设计奖三大重量级奖项,涉及冰箱、空调、洗衣机、豆浆机等多种产品。获奖技术及产品代表了中国家电行业的顶级技术水平,同时,也引领了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方向。
中国家电协会名誉理事长霍杜芳表示,历经30年的发展,我国家电业走过了一条从技术引进、产品仿制到自主研发的艰辛旅程,家电企业创新取得了极大的突破,涌现出一系列知名家电品牌,越来越多的跨国家电企业将中国视为理想的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全球77%的家用电器在中国生产。中国制造享誉世界,而中国市场的竞争也比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更加激烈,价格竞争正在为品质竞争所取代,创新已经成为中国当前最热门的词汇。而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节能减排无疑成为了技术与产品创新的焦点。
在获奖名单中,高效、节能是高频词汇。如海尔卡萨帝6门冰箱采用无级变频技术、独创的双冷源技术、新开发的干式VIP技术、世界最先进的4点注料发泡技术等全新节能技术,是目前唯一一个达到新1级能效标准的多门冰箱;法罗力电热水器节能快速加热技术,通过区域集中加热实现快速加热,同时提升了热水输出率,达到节能效果;A.O史密斯省电一半的超节能电热水器通过热泵节能模块将热量从空气中搬运至水中,利用空气作为能源加热……
不能仅为节能而节能
在获奖产品中,记者发现了一件叫做哈佛热水器节能器的特殊产品,该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将人体沐浴后还具有较高温度的废水的热能回收利用,换热到自来水中,以提高热水器进水的基础水温。就是这样一个像人体秤一样的东西,经测算,可将基础水温提高5-20℃,节能20%-30%。
邴旭卫告诉记者,其实这个产品的创新亮点主要在于思路。很多企业在设计节能产品时更多想到的是如何在产品上做文章,而很少会想到产品之外,比如如何利用产品使用后的废弃产品和能源等。他表示,在人们的思想里有一个误区,就是一说起低碳环保就是节能,其实节能仅仅是环保的一小部分。节能、减排、降耗是三位一体的,如果为了生产节能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大量消耗能源和材料,并严重污染环境,反而得不偿失。在降低能耗的同时,也要注重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他还指出,低碳创新不仅需要技术性创新,同时也需要思路上的创新,更需要配套体系和制度及得益于政策手段的激励机制,最终形成研发、生产、销售、使用、淘汰一体化的体系。
邴旭卫还指出,低碳创新不仅仅局限于终端产品上,产品零部件的低碳创新也同样重要,因为其往往对于终端产品的能效起着决定作用。比如空调能效大幅度提高就得益于高能效压缩机在空调领域的广泛应用。
记者还发现,有一种无功耗电子式启动继电器获得了产品创新奖,这是一个小型电器件,专门用于帮助冰箱压缩机的启动,是冰箱节能的关键部件。其神奇之处不仅在于它使用电子元器件少,性能稳定,安装方便,而且产品本身实现了零功耗。据介绍,该产品从上市后销量持续上升,凭借一个技术创新的小产品,生产企业跃上了冰箱压缩机启动器行业的领军地位。
创新要满足消费者需要
专家们指出,节能减排不只是一项基本国策,也是推动家电企业进行技术升级与产品创新的重要力量。将来无论家电产品的技术创新发展到什么程度、产品功能和创新得到多高的提升,在本质上都无法改变适合并满足消费者的真正需求的发展定律。如在获奖产品中,海信双模无氟变频空调的一大特点就在于其顺应了中国消费者的空调使用习惯,将原来变频空调开机初期高频运转带来的能耗损失问题解决为高效省电及长效节能两种模式,达到了变频空调的全程高效节能。
霍杜芳指出,未来,我国家电产业要保持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和竞争活力,更要有赖于领军企业的全力推动与积极响应,通过率先转变企业发展模式、市场竞争方式等手段,从而达到活跃产业发展、加速产业升级的目的。
邴旭卫指出,明年是十二五的开篇之年,也是行业结构调整、企业升级转型的最好时机,对于众多企业而言,当务之急除了要借助国家政策和产业力量加速产品的技术升级与转型,还要在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建立更强大的产业竞争体系。只有借助国家大力推动节能减排降耗的契机,推动企业在增长方式、盈利模式、研发体系等多个角度和方向上的系统性转型,才能真正把握低碳的内涵与本质,也才能真正掌握家电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