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后政策时代企业应更多研究消费者需求
作者:桑雪骐


    ■桑雪骐
  根据家电下乡政策4年的期限,第一批中标企业将在明年到期——首批试点的三省一市执行到2011年11月底,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执行到2012年11月底。同时,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也将逐步完成与《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的对接。不论相关政策到期后是否会退出,笔者认为,在必将到来后政策时代,企业都应未雨绸缪,更多地研究市场、研究消费者的需求。
  自2008年以来,政府为了拉动内需,先后出台了家电下乡、节能惠民、以旧换新三大政策。三大政策的推出,大大刺激了国内市场对家电消费的需求,国内家电制造企业也因此受益匪浅。因此,业内往往将2010年的家电市场称为“政策市”。
  政策推出后,企业积极响应,并采取措施跟进,这本应得到赞扬,但是一些企业由此产生了政策依赖,却让人担忧。比如当国家的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出后,一些空调企业宣布全面生产1级能效产品。企业如此积极跟进除了显示其社会责任外,当然与1级能效产品能够享受政府补贴不无关系。但是在现有经济条件下,价格依然是产品普及的最重要因素,而消费者的需求又是千差万别的,那么,当政策退出,不同能效等级产品的价格及消费需求差异显现之后,企业又该如何制定产品策略呢?
  还有业内人士透露,一些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濒临倒闭的企业依靠家电下乡的机会有了转机,并且有了新的发展。但不少企业有超过50%的产品销量是通过家电下乡实现的,按家电企业5%-10%的毛利率看,这些企业的利润全部来自于国家补贴。如果没有补贴,按照农村消费者自己支付的价格,这些企业完全是在赔本赚吆喝,这也意味着,这部分家电企业并没有利用家电下乡的时机提升自身的实力和拓展渠道。家电下乡政策一旦到期,农村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下降,这些企业是否能够凭借自身实力继续发展尚无法定论。
  我国家电业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产业,产业的壮大发展、市场的兴衰走向原本受到市场需求的调节。政府也肯定更希望企业通过市场行为进行调控,在国家政策的庇护下运行并不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能效标识管理中心主任王若虹就曾明确表示,政府出台一系列针对家电的补贴政策,是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为了启动国内消费所采取的特殊政策,不可能长期存在下去。在补贴政策实施达到一定的预期目标后,肯定会有退出的那一天。因此,企业在制定产品战略时要从长远着眼,既要考虑眼前借助国家政策的问题,又要考虑政策退出后产品的规划问题。
  如果企业患上了政策依赖病,回到从前“等、靠、要”的运行状态,必将失去市场竞争的活力。失去了政策补贴的扶持,就会不知所措,而这也就违背了国家推行政策的初衷。
  笔者认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必须要靠自身的能力,在积极研发和应用核心技术的同时,充分研究市场,洞察消费者的需求,这样才能够寻找拉动企业持续发展的增长点,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1 版:家电要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后政策时代企业应更多研究消费者需求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