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凡客体”彰显网络自我话语权
作者:龚丹韵


      最近网上流行一种文体格式叫“凡客体”。据说它起源于一份广告文案:“爱网络,爱自由,爱晚起,爱夜间大排档,爱赛车,也爱29块的T-SHIRT,我不是什么旗手,不是谁的代言……”
  这种“爱××,也爱××××,是××,不是××,我只代表我自己”的模板,被网友套用到不同名人身上。就连虚拟人物灰太狼,也被模仿成“爱发明,也爱创造,爱抓羊,也爱被羊们耍,爱老婆,更爱老婆坚贞无比的平底锅,不是饿狼,不是恶狼,不是色狼,我是灰太狼”。除此之外,还有郭敬明版、唐骏版、巴菲特版等等,凡有名气者,难有幸免。
  这种表达格式深得人心,因其短促有力的排比、对比,朗朗上口、通俗易记,有足够的长度,可以列举兴趣特征,也有强烈的全称判断。堪称点睛之笔的,无疑是句尾 “我是××,我只代表我自己”。背后流露出的,是一种自我肯定、身份认同。有新闻报道称,华中师范大学一位“80后”辅导员与新生见面时,用“凡客体”作自我介绍,还鼓励学生们都模仿写一段。
  所以,即使网络热衷的仅仅是恶搞,但最后“凡客体”的风靡,还是要归功于它自我表白的魅力。
  然而,如果全社会在自我介绍时都用“凡客体”,那么它背后的隐喻和魅力,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让人备感做作。
  在“凡客体”流行之前,是“火星文”,其隐喻是:既然你们不懂,最好你们也别懂,留一份独属于我自己的空间吧。而“凡客体”的隐喻则是:为什么你们不懂?我要你们好好听懂,我是谁,我在干什么,我为什么这么做……相比之下,“凡客体”比“火星文”更积极,更希望诉说和沟通,也更社会化。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凡客体”走了,还会有数不尽的网络流行语冒出来,甚至一个比一个更高明、更精彩。
(龚丹韵)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1 版:数字生活·热点】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凡客体”彰显网络自我话语权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