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下乡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家电消费 董芳忠/摄
■本报记者 王 峰
为扩大内需、让利农村消费者而推出的家电下乡活动,有效地刺激了农村家电消费,使农村消费者得到了政策实惠。但与此同时,部分企业将农村市场当成低端产品的倾销地,在下乡活动中偏重性价比不高的低端产品,以低价冲击农村市场,不仅给农村消费者选购下乡产品带来了不便,更挫伤了农村消费者对家电下乡活动的参与热情,以致妨碍了家电下乡这一惠农政策的有效推广。
日前,全国第四次家电下乡招标工作如期完成,财政部、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对彩电、冰箱、冷柜、洗衣机、手机、电磁灶、微波炉、空调、计算机、太阳能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储水式电热水器等12类家电下乡产品进行了招标。从招标文件来看,招标办法中的大部分内容虽然延续了上一轮家电下乡的相关规定,但值得注意的是,新一轮招标文件在评分标准、有效期、新老投标企业的区分以及投标型号限定数量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尤其是在产品性价比和售后服务上提高了招标评分比例,使下乡家电产品更加贴近农村生活环境,为激发农村消费者对家电下乡活动的热情提供了保证。
据记者了解,此次家电下乡评标采取综合评分法,和以前一样,具体分为初步评审和详细评审两个阶段。但是此次招标评分标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招标文件中不难看出,评分标准所含的企业能力、适应农村的性能、售后服务及工作方案、性价比等5项内容在分值上发生了调整和变化,企业能力一项从15分降至12分,其中,企业生产规模、研发能力和社会责任分别降低1分,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由之前的5分调低至3分,而性价比一项则从5分增至10分,翻了1倍。
从此次招标评分标准的调整来看,新一轮全国家电下乡招标在强调农村适应性、售后服务的基础上,加大了产品性价比的考核,弱化了企业商务条件以及工作方案、应急预案之类难以量化的项目。对于产品性价比的考核,重在体现报价的合理性,投标企业不能恶意高价竞标和低于成本价投标。
此外,售后服务一项尽管评分分值没有变化,但从考核内容来看,新增第六项的设置(执行国家相关售后维修服务规章制度的情况),则使评分更注重企业已发生的事实。
记者了解到,此次家电下乡招标不再区分新投标企业和已中标企业,而是一视同仁。与上一次家电下乡招标不同,此次招标,将新老投标企业放在同一评审标准下,面对同样的评分标准、同样的评审流程、同样的评审办法,已中标企业不再被已有的光环笼罩,而是与没有经验的新投标企业一样面对更加严格的考核和评审。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对记者表示,鉴于家电下乡中曾出现的一些产品价格不够合理、一些企业网点实际覆盖率不达标等不良现象,本次招标将对投标产品报价的合理性、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点的真实性等进行严格审查。
另外,此次招标明确提出,投标人最多可投标80个型号的产品。仅变换产品颜色和上盖款式可认为是投标型号的子型号,作为同一型号投标,每个型号的子型号不得超过4个。姚坚表示,可投标型号逐步增加,主要是为了满足农村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使农村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同时,可投标型号的增加也有力地促进了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引导企业不断实现产业升级。
姚坚表示,家电下乡确实是一项重要且利好的政策,既有利于家电生产企业克服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又能够让利于农村消费者。但不可否认,家电下乡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其中,下乡产品维修的便利化和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最为突出。他指出,目前,由于农村面积广,农村消费者维权意识相对较低,致使一些不法分子混入,影响了家电下乡的信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商务部和财政部已经采取行动,进一步规范了相关办法,也安排了资金来加强对家电下乡企业维修服务网络建设,同时还开展了持续一年的打击假冒伪劣下乡产品的专项行动。
姚坚告诉记者,此次招标,特意提高了性价比的评分指标,并且强化了售后服务执行标准,就是为了改变下乡家电的产品结构,满足农村消费者的真实需求,让农村消费者切实感受到这项惠农政策。
●记者调查
部分农村成低端家电倾销地
同城市消费者相比,农村消费者的收入相对较低,也比较喜欢价格略低的产品,于是一些企业便将家电下乡当成了低端产品下乡,将农村市场当成了低价低质产品甚至是库存积压品的倾销地。即便是今年以来国家大幅提高了下乡产品的价格上限,但是一些企业依然将低价当成攻占农村市场的首选武器。前不久,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家电下乡专项打假行动中,共检查企业17560家,查处质量违法案件96起,涉案货值170.84万元,其中涉及手机的案件最多,共52起,成为下乡产品低价低质的重灾区。
记者通过调查也发现,虽然大企业的用户满意度较高,但也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个别企业将不合格产品挂贴“家电下乡中标品牌”,假冒下乡产品,损害消费者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如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求下乡家电能效等级必须在3级以上,但记者却发现少数厂家将4级、5级产品下乡;少数商家乘机将库存低能效产品低价甩卖,向购买人返利,谎称“国家补贴”;少数小品牌企业将产品超出中标省份销售,而非中标省份售后服务滞后,致使安装、调试、检修及出现故障时,农村消费者不知找谁解决问题,挫伤了购买积极性。
记者还发现,由于农村的地域广阔性,农村消费者购买的家电产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往往需要返回远离农村的城市销售网络解决,导致投诉纠纷增多。记者曾调查中标的月兔空调,三林、史麦斯、威王热水器,灿坤微波炉,恒基、科诺手机,万宝、索伊、星星冰箱,宝尔马、飞龙、天路、小燕子洗衣机,捷联电视等共计150个售后服务网络,就有58个售后服务电话无人接听,占39%。
记者对河南、湖北等地接受过下乡家电维修的100个农户进行调查,有17户表示不满意,认为维修网点远、配件价格高、服务人员素质差。
(王 峰)
●农民心声
期待高性价比产品下乡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因为农村家电售后服务跟不上,农村消费者都非常担心家电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所以在购买时,对产品的性能、质量非常重视。但一些企业在下乡活动中主打低端产品,极大地挫伤了农村消费者的购买积极性。
河南信阳消费者付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谈起下乡家电就表示心有余悸:“我今年元旦买了一套下乡太阳能热水器,花了2200元,比非下乡产品便宜了1000多元。本以为捡了个便宜,可用了不到一个月就发现产品制热效果不好,后来干脆就没法用了。经销商来修过几次,都没修好,最后说只能找厂家维修。可是厂家在我们当地没有专门的维修部门,修不了,我只好自认倒霉。”付勇告诉记者,他邻居家的太阳能热水器买的时候花了3600多元,不是下乡产品,虽然贵,但用了快两年了,一点儿问题都没出。“我家这台便宜是便宜,但是质量不好,没法用,实在伤脑筋。”
湖北枣阳农村消费者程东明也对记者表示,他家购买的一台下乡冰箱,才花了1200元,但制冷效果不好,找厂家维修,维修人员称不是质量问题,而是电压低的问题。可是同样的电压,邻居家花了2800元购买的冰箱却没有这个问题。程东明说:“本来在农村买冰箱主要就是在夏天使用,但是夏天我们这里的电压一直都很低,所以今年整个夏天,我家的这台冰箱就没用过。现在天凉了,电压稳了点儿,冰箱又能制冷了,可是冬天我也用不着它,这东西等于白白浪费了。”程东明还告诉记者,虽然国家要求下乡产品要具有宽电压的性能,但实际上很多产品都做不到,那些低价产品就更不可能了,他家还买了洗衣机和电饭煲等产品,价格都很低,几乎都存在低压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很多时候只是摆设而已,根本享受不到家电应有的功能。程东明表示,现在他都不敢相信那些低价的下乡产品了。
记者在农村调查发现,经历了家电下乡最初的热情,农村消费者已经越来越成熟和理性,对高性价比产品需求呼声高涨。付勇就表示,虽然农民收入不多,但是绝对不是舍不得花钱,尤其是购买家电,更多时候是希望能够买到质量好的产品,哪怕是多花一点儿钱也无所谓。否则买个便宜货回去,当个摆设,浪费更大。程东明也对记者表示,他准备再买一台冰箱,但是去商店看了几次都没有看中,因为镇上卖的下乡冰箱虽然价格便宜,但是性能都不能让他满意。“实在买不到好的,我就多花点儿钱买一台非下乡产品。”程东明说。
(王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