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 蔚
继家电、汽车下乡之后,建材下乡能否成为点燃农村消费市场的又一把火?业内专家表示,建材下乡无疑是一项利民、惠民的好政策,对改善农村居民居住条件,让农民实现安居梦想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建材下乡也存在三大难题亟待破解。
如何确定下乡产品目录
目前,我国建材行业存在较严重的产能过剩,行业竞争激烈,除了水泥、钢筋、铝合金等“大件”外,还有种类多样的室内装饰材料,无数规模不一的生产厂家争夺着这一市场,质次价低、贴牌生产的“山寨”产品也绝不鲜见。如何确定建材下乡产品目录,对于政府部门来说是件头疼事。
作为建材下乡试点地区的山东省,目前正在积极酝酿相关政策。山东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王捷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建材与家电不同,没有相对统一的价格,同时,品牌众多、产品多样,质量也存在差异,因此出台相关政策、确定下乡产品目录必须经过审慎研究。
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会长孟国强表示,建材下乡的产品首先必须是符合国家相关质量规定,有一定规模的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虽然农村居民盼望下乡产品物美价廉,但生产工艺和水平落后的产品绝不能被纳入建材下乡产品范围,这样不仅保护了农村消费者的利益,也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
孟国强告诉记者,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早已向主管部门提交了《关于推动建材下乡实施建议的报告》,建议建材下乡有别于家电下乡和汽车下乡采用的产品招标方式,而是采用品牌和经销商双重准入制,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产品和经销商进行考核准入,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高污染、低质量的建材产品下乡。同时,如果发现建材下乡产品出现质量问题,还将根据退出机制取消其下乡资格。
下乡产品如何让农民买得起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农村建材市场一般都被三线品牌或“杂牌军”占领,而建材行业一线品牌产品的价格比三线品牌产品的价格高出不少。因此,有不少农民表示担心:如果进入下乡行列的都是知名的一线品牌,会不会导致下乡产品价格过高,即使有政府补贴,也会超出农民的购买能力?
北京某知名品牌地板经销商陈学金对记者说:“在县镇农村市场,一些质量较好的货品常常好久也卖不出去。农民的消费水平毕竟偏低,质优价高的产品有些水土不服。”“以前确实存在农民建房为了图便宜而使用劣质水泥等建材产品的现象,但那是因为农民对建材产品还不够了解,对建材产品的质量问题还不够重视。”孟国强认为,建材下乡能促进农民逐渐转变消费观念。
有业内人士指出,建材产品的价格由市场决定,不属于国家调控的范围,价格波动比较大。实施建材下乡,需要国家对建材价格进行调控,否则,即使有政府补贴,农民能得到多少实惠也很难说。
据孟国强介绍,随着建材企业产能的扩大,生产成本也会随之降低,因此有些规模较大建材企业的产品反而比一些小企业的产品价格要低。同时,国家也会对建材下乡产品进行补贴,农民会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产品,应该不会出现下乡产品价格过高,农民消费不起的情况。
建材下乡如何进行补贴
北京大兴庞各庄的瓜农老陈原本打算春节后翻新旧房,听到建材下乡的消息后,他喜出望外,决定等等再动工。“如果赶上新政策,算算能补贴不少钱呢。但是,希望建材下乡补贴流程能简单一些,千万别像家电下乡刚开始时那么麻烦,领补贴得跑好几趟。与现金补贴相比,实物补贴送到我们手里更现实,还能买到质优价廉的建材,减轻我们的负担。”老陈说道。
接受记者采访的众多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建材下乡最大的悬念在于政府如何确定补贴方式。如果这笔资金补贴给农村建房的主体,那么对下乡产品的招标工作必须进行有力监管,否则中标产品价格暗中上调,很难真正让农民受惠,也很难提升农民的建房积极性。如果直接对农民购买的建材产品销售收据做现金补贴,那么,农民受惠的程度将提高,大型建材商也应在基层地区的销售网络铺设方面下一番工夫。
陈学金认为,大型建材商通过价格竞争的方式进入农村市场的压力较大,毕竟,多数农民的消费观念比较谨慎,希望建材产品能够质优价廉。想要做到这一点,在原材料价格节节攀升的现在,对于建材商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
据记者了解,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提出的补贴建议是分品种、分产品补贴,而不是建好房屋之后整体给予补贴,这样还将有利于把低工艺、高污染、高耗能的产品拒之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