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桑雪骐
11月15日,第四轮家电下乡中标产品名单火热出炉。这是家电下乡工作实施以来招标结果公示最迅速的一次,中标的下乡产品型号也是历届最多的一次。专家表示,家电下乡是个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
上万型号半月出炉
第四轮家电下乡中标产品型号创下了历届新高。本次招标文件规定,企业投标产品由原来的50个型号增加至80个型号。记者了解到,不少本土一线品牌都进行了满投。而记者对招标结果公示统计发现,此次招投标的彩电、冰箱、冷柜、洗衣机、手机、电磁灶、微波炉、空调、计算机、太阳能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储水式电热水器等12类下乡产品中,中标型号比去年大幅增加,个别品类甚至翻番。
招标结果公示显示,冰箱品类分别有88家企业的3959个型号中标,较去年的2121款高出86%;洗衣机产品有102家企业的3248个型号中标,去年仅为1991款。另外,空调、电视机、冷柜、太阳能热水器等产品的中标型号也都在千种以上。总中标产品型号过万。
同时,此次揭榜距本月初企业提交标书尚不足半个月的时间,是开标最为迅速的一次。而前三次家电下乡招标结果公示与投标之间的时间间隔都是近一个月,且招评标时间大都在年底,特别是第三次招标。
中国家电协会理事长姜风指出,第四次招投标时间的调整正是应企业要求在时间上提前了,因为现在正是企业推出明年新产品、与销售商签订明年销售合同的阶段,企业希望尽快开展新一轮的招标工作,这样有利于推广新产品,另外也是为了赶在元旦、春节前向农村市场推出新款下乡产品,所以,第四次招投标的时间在吸取前几次的经验基础上做出了改动,而且评标效率也比以往大大提高,这是本次家电下乡招标、评标工作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某中标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第三次招标在今年1月初出结果,为了让中标产品尽快走向市场,从办理手续、开发经销商到铺货准备,神经一直都处在紧绷状态,一刻也不敢松懈。这次投标时间提前,结果公示也很及时,为我们明年的市场铺货预留了充足的时间。”
考核条款更加严格
此次招标过程取消了第三次招标时将企业做“已中标”和“新投标”的划分。姜风指出,本次招标工作对新老企业一视同仁,取消这样的划分,就是要让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既给新投标企业一个机会,也给已中标企业压力,如果过去已中标企业做得不好,也有可能在这次招标中被淘汰。
细读招标文件,记者发现,此次招标对于售后服务网络建设的要求也有所提高。从第二轮招标开始,整个售后服务部分在评标过程中占到30分。而此次招标文件,更是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说明。比如:此前的文件中要求企业设立24小时服务电话,而此次文件则明确注明是“7×24小时服务电话”,在服务一览表中还增加了“营业执照号”等要求。一系列内容的完善,是对投标企业投标资质的严格管控,更是对不合格企业的直接剔除。通过不断加强管控,避免不合乎要求的企业进入补贴名录给消费者造成损失。
在价格方面,此次评标也更趋合理。姜风指出,价格是此次评标考核的重点之一,此次招标加大了性价比的分值,从5分增加到了10分。在评标中,如果专家评审组认为某型号的产品投标价格明显高于市场正常价格,即可废除该型号的中标资格,所以此次评标中,因价格因素导致一些型号被废标。对已中标的老产品,如果市场销售得好,这次可以继续投标,价格可以根据原材料等成本上涨因素作调整,如果专家评审组认为价格上调过高或不合理,则该型号产品就可能被废标。
但据了解,实际上,大多数已中标产品的价格没有调整,还有一部分过去报价过高的产品价格向下进行了调整。
审查机制仍须完善
有专家告诉记者,为加快评标速度,专家组成员的评审工作可谓通宵达旦。但是也有业内人士质疑,如此快的评审速度是否会造成审核不严格。质疑者指出,今年1月1日起,家电下乡全面启动了淘汰机制,对连续两次考核排名后5%且得分均低于60分的企业取消其中标资格。商务部刚刚公布了家电下乡中标企业2010年第二季度考核情况,根据考核成绩,13家企业的产品被取消了中标资格。但是,出现在被取消下乡资格名单中的迅达科技热水器,时隔一天,便又出现在中标公示名单中。
对此,姜风解释说,前两个季度考核不合格被取消下乡资格的企业,意味着其第三及第四季度不能再参与下乡,这样的惩罚机制对企业有警示作用。不过,因为企业被警告或是取消资格的原因多种多样,比如工作启动比较晚、产品适农性差等,因此应该给企业以改正的机会,而且招标文件中并未规定本轮被红牌罚下的企业就不能参与下一轮的竞标。但是如果企业的新一轮下乡工作仍然没有起色,将会被再次罚下。
同时她指出,企业自身的问题要靠企业自觉地去改进,要把家电下乡作为一种责任去严格履行,规范下乡行为;渠道方面,各地政府部门应放开一些,增加一些流通渠道,为企业下乡营造良好的条件;同时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强化家电下乡监管与考核,促进企业的规范化管理。
今年初,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能效标识管理中心公布了能效标识市场专项抽查结果,在7种不合格产品中,竟然有4种是家电下乡产品,其中不乏三星、韩电这样的知名企业以及老名牌威力。能效等级不符合要求是这些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时至今日也没有这些企业受到处罚的消息。此次招标,这些企业也都榜上有名。姜风对此表示,招标审核,质量方面的主要依据是国家质检部门的相关检测报告,如果企业的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将不能通过评审。
业内专家告诉记者,在专家组进行条件审核之前,会对比一份“有硬伤”的产品及企业名单,名单上的产品和企业会直接被淘汰出局,此后才会进行更详细的审核。记者对比了能效标识专项抽查不合格产品名单和中标产品公示名单,发现问题产品没有出现在中标产品名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