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环保制冷剂的空调在安装维修上的难度比普通空调要大 本报记者 董芳忠/摄
■本报记者 桑雪骐
我国HCFC(半环保型制冷剂)淘汰计划的出台,使得非环保制冷剂的研发和替代工作愈发显得紧迫。日前,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主任温武瑞表示,HCFC替代工作时间短、任务重,替代过程中要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同时也要参考过去20年CFC(全氯氟烃)替代的成功经验,制定HCFC淘汰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制冷剂替代时间短、任务重
在日前由环保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德国技术合作公司、中国家电协会联合主办的空调HCFC替代技术国际研讨会上,温武瑞表示,我国淘汰HCFC的任务非常艰巨。我国实现CFC的全面淘汰用了7年时间,而要实现2013年HCFC使用量冻结在目前的水平,时间非常紧迫;此外,现在我国HCFC的生产量是当初CFC的10倍,涉及行业数量也是当初的5倍,并且当前HCFC产量仍在以每年10%-20%的速度持续增长。
近两年来,随着全球环保问题的日益严峻,以及国际社会对臭氧层保护和温室气体效应的管控力度不断增加,对于非环保制冷剂替代,我国逐步出台了相关法规。2009年环境保护部下发了《关于严格控制新建使用含氢氯氟烃生产设施的通知》,禁止使用HCFC制冷剂的新建生产装置(线);今年6月1日,由国务院颁布的《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次将国际环境公约转化为专门的国内法规;同样就在今年,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相关内容被列入了“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草案。
据介绍,为实现HCFC加速淘汰目标,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组织编制了中国聚氨酯泡沫行业HCFC-141b第一阶段淘汰计划。
根据该计划,我国HCFC-141b淘汰的近期目标是:2013年将行业消费量冻结在2009年和2010年的平均消费水平,2015年淘汰冻结量的20%。具体来说,2011年开始严格控制新建、改建、扩建使用含HCFC生产设施;2011年在聚氨酯行业内启动淘汰活动宣传,与部分企业签订淘汰合同,控制HCFC-141b消费量的增长率不超过5%;2012年继续开展宣传推广活动,颁布相关政策,总结示范项目的经验,与部分企业签订淘汰合同,控制HCFC-141b消费量的增长率不超过3%;建立替代技术推广中心,推动替代品和替代技术引进、研究、开发和应用;2013年前,重点在冰箱和冰柜、冷藏集装箱和小家电等子行业开展淘汰项目,在其他子行业开展淘汰示范项目,实现消费量冻结在2009年和2010年的平均水平;2015年完成冰箱冰柜、冷藏集装箱和小家电子行业HCFC-141b的淘汰,实现淘汰冻结量的20%的目标。HCFC-141b淘汰的长期目标是:2020年完成淘汰冻结量的45%,2025年完成淘汰冻结量的 75%,2030年停止HCFC-141b作为发泡剂的消费。
温武瑞表示,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大责任,相继出台的国家环保法规以及政策,将对HCFC的生产、销售、使用和进出口等进行全面的监管,相关行业和企业要积极探索和实施制冷剂替代技术和方案。
冰箱制冷剂淘汰将促行业洗牌
据环境保护部对外经贸办分室项目三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保证淘汰活动顺利进行和行业间的公平竞争,有关部门将于2012年颁布《关于禁止生产、销售、进出口以HCFC-141b为发泡剂的冰箱冰柜产品的公告》,计划于 2015年初,在冰箱行业实行HCFC-141b的消费禁令。
制冷剂替代不但要考虑技术可行性,对替代技术也有较高的成本要求。根据中国家电协会统计,在我国,使用HCFC-141b的冰箱并不多,尚不足10%,只有部分冷柜企业和小规模冰箱企业仍在使用。
另据了解,作为CFC-11的替代品,HCFC-141b于1993年被引进中国。不过,由于 HCFC-141b易导致冰箱内胆材料龟裂,所以普通内胆材料必须更换,这将导致成本的增加,因此并不十分受企业欢迎。海尔、美的、海信科龙等一线冰箱和冷柜企业早 就 已 经 淘 汰HCFC-141b。目前在冰箱业,有多种对臭氧层没有破坏性的成熟技术可以替代 HCFC-141b,如环戊烷、HFC-245fa、HFC-365mfc等。
此外,本土企业也在积极开发性能更优秀的制冷剂。如海信科龙将环戊烷与HFC-245fa搭配使用,很好地解决了现有环戊烷发泡系统冰箱的绝热保温性能差、能耗高等问题,还能减少聚氨酯原材料的消耗,提高了环戊烷系统操作使用的安全性。美的集团也在积极研究多元混合制冷剂。
但是,由于环戊烷造价昂贵,产品采用新型制冷剂会带来成本的大幅提高,因此走低端路线的小企业仍在沿用HCFC-141b。专家们认为,上述公告一旦发布,必定会促进冰箱行业制冷剂更新换代的进程,同时将进一步促进行业洗牌。
空调制冷剂替代计划已经上报
对于HCFC使用量占到全国总用量的1/3的空调行业来说,制冷剂替代的路线问题显得格外重要。温武瑞表示,未来的制冷剂应该是环境友好、高能效、高安全性、成本合理的。对于空调行业来说,关注国内外替代技术和替代政策方面的发展和动向、制定切实可行的淘汰方案并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是首要任务。
另据温武瑞介绍,我国空调业制冷剂替代计划已于今年8月份上报蒙特利尔多边基金执委会,该执委会将于最近对其进行审议。
目前空调行业使用比较多的是HCFC-22。我国是空调第一生产国,去年空调产量达到8000万台,因此在空调行业淘汰HCFC-22是实现全国淘汰目标的重要环节。
联合国环境署的项目官员Shende认为,从世界范围来看,虽然目前多个国家都在积极寻找HCFC的替代物质和替代方案,但最终会选用何种物质替代,尚无定论,HCFC的替代路线、技术方案、安全和性能标准等方面仍有极大的探索和研究空间。
德国技术合作公司方面则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空调制造国,中国空调行业制冷剂替代路线的选择将对全球市场起着非常重大的影响。
据中国家电协会副理事长王雷介绍,目前国内空调生产企业正在积极寻找HCFC-22的环保替代品,在蒙特利尔多边基金的支持下,格力、美的、海尔、志高等企业以及压缩机厂美芝正在进行新型制冷剂R290的试点工作。
据介绍,R290是一种自然制冷剂(丙烷),可以从现有的液化气中直接获得,同时其温室效应潜能值和消耗臭氧潜能值接近0。但R290也有着易燃易爆的缺点,这是目前推广尚需解决的问题。
据王雷介绍,为了实现2013年HCFC的冻结目标,计划淘汰量的85%将被改造为使用R410a工质;并且将在行业内推广示范项目经验,选择有实力和管理能力强的企业,将计划淘汰量的15%改造为R290和R161工质。王雷表示,我国空调行业制冷剂替代将继续争取蒙特利尔多边和双边基金的支持,鼓励企业生产和销售使用新冷媒的空调产品。此外,在完成淘汰目标的同时,要确保空调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在2007年时实现了在冰箱行业全面淘汰CFC,这比原计划提前了两年半。王雷表示,空调业对非环保型制冷剂的淘汰可以借鉴冰箱业的成功经验,加大对环境友好、高效节能制冷剂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推动整个行业淘汰目标的尽快实现。
●解读
为何要淘汰HCFC?
半环保型制冷剂(HCFC)是全氯氟烃(CFC)的过渡替代品,虽然前者对臭氧层的破坏能力低于后者,但长期和大量使用,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仍不可小觑,而且HCFC的温室效应潜能值非常高,如HCFC-22的温室效应潜能值高达1780,这就意味着,排放1吨HCFC-22,对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相当于排放1780吨二氧化碳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全面淘汰HCFC势在必行。
我国分别于1997年、1999年、2002年、2003年实现了哈龙、CFC、甲基溴和甲基氯仿生产及消费的冻结。2007年9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第19次缔约方会议上,各国一致同意加快淘汰HCFC的步伐。发达国家承诺继续对发展中国家HCFC淘汰工作给予资金支持。
2007年7月1日,我国提前两年半完成了CFC和哈龙的淘汰工作。但由于行业本身的限制,泡沫行业计划于2015年完成20%的HCFC淘汰量。
目前空调业使用比较多的是HCFC-22。我国是空调生产第一大国,因此在空调业淘汰HCFC-22是实现全国淘汰目标的重要环节。
HCFC-141b可替代CFC-11作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发泡剂,是冰箱重要的发泡层材料。HCFC-141b还具有较好的导热系数,无可燃性,可以直接从CFC-11系统转换过来,较为稳定,易获得,对人体没有毒性,但由于含氟,对环境影响很大。
根据计划,泡沫行业将于2015年淘汰14685吨HCFC-141b。而近期根据中国家电协会对51家冰箱和冷柜企业制冷剂及发泡剂使用情况调查结果,采用HCFC-141b发泡剂的产品占总产量的9%,未发现有企业使用CFC物质进行生产。参与调查的冰箱和冷柜企业产量在国内冰箱总产量中分别占80%和75%。 (桑雪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