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燕京
从各种统计数据看,今年本土品牌白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的市场增长令人兴奋,相关人士甚至预测白电还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而在黑电(彩电)行业,利润空间则不断被挤压,相对白电的利润空间有很大差距。正因为如此,白电成为了香饽饽,日子有些难过的黑电制造商纷纷开始涉足白电制造。
利润两极分化明显
从相关统计数据看,白电的销售增长令人喜悦,利润率也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然而黑电的日子却没这么好过,利润一再被挤压,市场需求也开始回落。
奥维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第三季度,我国白电销售量和销售额与往年类似,出现季节性回落,环比第二季度分别下降11.3%、8.3%,但仍然实现销售额506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13.2%,市场整体运行状况良好。其中洗衣机和空调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幅较大,同比分别增长82.37%、46.63%。另外,2010年前三季度累计,白电产品共计实现销量7348万台,同比增长19.8%,销额1517亿元,同比增长20.6%。销售额增长略高于销量增长。
面对以上成绩,本土白电企业眉开眼笑,他们高兴的还不仅仅是销量的增加,白电的利润空间相对较大,这就让白电制造商的收入保持了增长势头。
美的、海尔、格力三大白电巨头的产品销量继续强势增长。美的前三季度共实现营业总收入571.60亿元,同比增长60.31%,净利润27.19亿元,同比增长75.29%;格力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达到440.03亿元,同比增长43.96%,净利润28.90亿元,同比增长45.09%;海尔前三季度共实现营业总收入296.83亿元,同比增长39.48%,净利润108.03亿元,同比增长51.82%。
与上述白电企业相比,黑电企业的日子就艰难多了。
TCL的业绩快报显示,由于多媒体业务出现亏损,其前三季度利润为2.25亿元,同比减少47.90%。TCL相关负责人表示,多媒体业务亏损主要是由于销量未达目标,激烈的市场竞争及清库存导致毛利率下降。
早些时候,厦华的第三季度报告也显示,1-9月份,其净利润为6139.3万元,同比减少35.22%。
长虹彩电业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1亿元,但利润率仍较低,仅有14.86%,同比下滑了1.55%。
海信上半年虽然实现营业收入94.9亿元,同比增长了27%,环比却下降了2%,2.47亿元的净利润在业内看来低于预期。
同病相怜的还有康佳。据其发布的2010年上半年年报显示,销售收入为79.40亿元,同比增长53.52%,但净利润为5088.75万元,同比下降了36.63%。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针对本土黑电企业利润下降的情况,家电业内出现了白强黑弱的分化。
“黑涉白”被看好
在白电巨大的市场空间以及相当可观的利润空间吸引下,一些本土黑电企业开始了进军白电制造的步伐。
创维方面透露,目前已开始自行研发、生产冰洗产品,明年1月新品就将面市。据记者了解,创维南京白电生产基地正在建设中,即将与消费者见面的冰洗产品定位中端,等市场成熟后再涉足高端。
康佳也已动手做大白电业务。今年1月下旬,安徽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康佳集团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康佳将在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白电产品生产基地,主要生产冰箱、冰柜、洗衣机、空调等。据了解,白电新工业园投产后,将成为康佳集团立足于中国白电产业的重要基地。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占地面积约300亩,建成后,将形成冰箱200万台、洗衣机100万台的产能,结合康佳白电现有的产能,将形成年产冰箱300万台、洗衣机100万台的规模。
业内人士认为,黑电企业涉足白电制造,原因有二:一方面,多元化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然之路;另一方面,白电利润较黑电高,今年二季度以来,液晶电视需求下滑,国内外彩电销售都遭遇寒流,在此背景之下,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会有更多的黑电企业涉足白电制造。
在市场需求与利润的共同召唤下,白电成了香饽饽。黑电企业进入白电领域,关键是看好了白电的发展前景。安信证券家庭耐用消费品行业分析师侯利认为,家电消费具有联动性,在完成了对冰箱和彩电的购置后,未来几年,农村消费者对家电产品的需求很可能转移到洗衣机。2009年初,家电下乡洗衣机的均价仅1119元,占2009年农村家庭年平均收入的5%。农村居民具有绝对的购买力,加之限制农村洗衣机普及的通水情况正在持续改善,未来几年,农村洗衣机销量有望高速增长。在农村市场需求潜力显现的同时,城市市场也正在因为产品升级换代而带来新的市场。
中怡康研究认为,2007年,三门、多门、对开门产品在冰箱市场的零售额份额仅为27.7%,今年前三季度,这一数字已上升为48.5%,双开门冰箱的零售额份额则从71.0%下降到50.5%。
在城市,产品升级换代,在农村,需求呈上升趋势,白电市场前景一片光明。
技术决定地位
今年,本土企业在白电上不断告捷,而在黑电领域则节节败退,分析其中的原因,关键还在于技术。
业内人士指出,白电技术上,目前本土品牌与外资品牌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别。而黑电则不同,黑电的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外资企业手里,换句话说,是否拥有核心技术成为了制造商能否赚钱的关键因素。
就在本土平板电视市场占比逐步萎缩的时候,本土白电企业却高唱凯歌,近来国内白电企业纷纷发布了三季度业绩报告,多数企业业绩增长明显。外资品牌白电市场份额萎缩,还不断爆出负面新闻,先是松下、三星频曝“质量门”,随后西门子宣布产品大幅降价,紧接着,伊莱克斯、LG电子更换高管,更有传言说,夏普等日系空调将退出中国市场。
专家认为,平板电视近年来技术更新速度快,从传统液晶电视到LED电视再到3D电视,技术变化太快,产品淘汰速度也是惊人的。在这一系列的变化当中,本土品牌制造商没能跟上技术进步的步伐,失去核心技术优势的制造商自然也就处在了被动地位。另外,本土黑电因上游核心技术的缺失长期受制于外资品牌,产品始终无法实现差异化竞争,只能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利润很难控制在自己的手中。相比之下,白电的情况却不同,多年来冰箱压缩机技术并没有出现重大突破,在各种保鲜技术方面,本土制造商也都在与时俱进,在洗衣机、空调领域也是一样,没有在技术进步的大潮中被甩在后面,反而是一直挺立于潮头,在加上价格优势,使得本土企业在白电市场不断攻城略地。
技术决定市场地位、决定利润率的高低。如果在技术上没有突破,黑电企业的艰难日子还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