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年末谨防网购诈骗
作者:张磊


    ■本报记者 张 磊
  眼下,圣诞、元旦、春节即将到来,年末岁尾历来是网络购物旺季,同时也是网络购物诈骗的高发期。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近期接到与网络购物相关的诈骗举报呈不断上升之势,提醒网民特别是在年末网购高峰期,应谨防各种形式的诈骗。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购物因其快捷、时尚的特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这种新型的消费方式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坐在电脑前就可以轻松逛商场,实时高效地货比三家,确实为广大网民提供了很大便利。但是,这种方便快捷也为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购物过程中不能立即付款提货的弱点,采取种种手段实施诈骗,网购陷阱、域名欺骗、网络钓鱼等各种形式的网络购物诈骗相继出现。
  目前,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通过核查总结,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购物名义在网络上实施的诈骗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假冒网站提供虚假交易——伪造与真实网站相似的假冒网站,并在交易中将假网站链接发送给买家,诱导买家在假网站页面输入交易密码,以窃取账户信息及钱财,或提供虚假链接或网页,显示交易不成功,让事主多次往里汇钱。
  2.以次充好骗取货款——骗子以全城最低价、全场1折、会员专享折扣或海关查没品等超低价借口为诱饵诱骗消费者,用假冒、劣质、低廉的产品冒充名牌商品,买主收货付款后才发现已造成损失,严重者甚至出现买手机实际收到模型玩具的现象。
  3.用种种理由拒绝安全支付——骗子拒绝使用第三方安全支付工具,比如谎称“我自己的账户最近出现故障,不能用安全支付收款”或“不使用支付宝,因为要收手续费,可以再给你算便宜一些”等等,目的都是骗取货款。
  4.收取订金后不断加码——骗子要求买家先付一定数额的订金或保证金,才发货。然后利用买家急于拿到货物的迫切心理,以种种看似合理的原因,诱使买家不断追加订金。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提醒广大消费者,网络购物切莫贪图便宜,不要被低价、打折等表面现象所诱惑,要熟记常用的网络购物网站网址,电脑中应安装木马防护工具,提高辨别和自我保护能力。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2 版:数字生活·网络】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年末谨防网购诈骗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