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静 徐松子 王思懿 任正彬
■本报首席记者 孟菁苇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美容整形已被越来越多的爱美人士所接受。但众所周知,整形美容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哪怕是万分之一的风险,小则影响健康,大则危及生命。王贝整形殒命事件就是一个最令人痛惜的例证。由于王贝身处娱乐圈,由此引发的关于美的话题也更加引人注目。在演艺圈内,美貌和演技,究竟哪个更重要?本报特别邀请了几位演艺界人士发表看法。
何静:美,不一定只体现在脸上
著名歌手何静,1993年因演唱《向北方》获得全国十大金曲金奖,参加中国十大省市歌手大赛曾获得冠军,至今拥有大批歌迷。
谈及王贝事件,何静坦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王贝的遭遇的确让人感到惋惜。很多人误以为文艺界都需要整形,其实不是这样的。现在整形已经遍及全社会,甚至已经变成一种风尚。”何静说,有一些身体缺陷的人希望自己能够完美,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更好一些,这无可厚非。“就整形美容而言,我的态度是:如果是自己想美,做一下美容无妨。但如果是为了行业的需要则没有必要。我觉得各行各业都需要有性格的人。你看演员阎妮并不漂亮,如果按照世俗的眼光,她或许更需要整形。可是她完全凭借自己的个性和感觉去演,反而彰显了个性,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如果每个人都整形整成一个样子,那就真没劲了。人人都是美女,那也一定是很可笑的。再者说,美女并不一定就能把戏演好。”“前两天,看周星驰在网上说,‘选女一号一定要选美女’之类的话,我不赞同,这种话势必会给很多女孩造成误导。事实上,很多人可能就是因为听了这样的话才去改变自己。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有因为自己的相貌不够好而导致星途坎坷的人,但这并不代表全部。”“其实,王贝歌唱得很好,因为整形美容把自己的命搭上,挺不值的。”何静最后还劝告所有爱美的女孩:“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修养,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美,不一定只体现在脸上。”
徐松子:文化底蕴比脸蛋更重要
著名影视演员徐松子,是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毕业的高材生,因在谢晋作品《芙蓉镇》中扮演了公社革委会主任而一夜成名,并获得第26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大奖。长期以来,徐松子一直奋斗在演艺一线,对她本人来说,14岁起从艺,年轻时经过“八年抗战”才开始担任主要演员,后来学导演,对一名演员的成才之路可谓感触良多。
谈及王贝整形致死事件,徐松子语重心长地说:“这个事儿我是在报纸上看到的,我的第一感觉是挺不值的,尽管是个意外,但毕竟失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眼下整形已成一种风尚,非常普遍,所以人们常常开这样的玩笑:‘一个人不知道她(他)哪里是真的,哪里是假的’。在我们从艺、学艺那会儿,周围有很多天然的美女,非常的漂亮,像刘晓庆啊,潘虹啊。角色的的魅力由几个方面组成,比如人物的魅力、性格的魅力、演员个人的魅力等等,所以单凭长相是远远不够的。一个演员若想长期站住脚,拼的不是相貌,而是文化底蕴。”“现在漂亮的小姑娘很多,但是能在屏幕上留下来还是少数,像周迅、周韵、李冰冰,因为她们不单单漂亮,还因为戏演得好,还有就是她们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如果只靠脸蛋儿,那么她们的艺术生涯一定是短暂的。”“其实我还想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当然美是最好的了,但同时还应该具备较好的素质和条件。整形的人很可能大体都整出来一个样子,其实一个演员没有了特点,反而不容易被人记住。一句话,特点更重要。”
王思懿:特点更重要 自然才漂亮
影视演员王思懿曾经是一个出色的模特。1989年获台北十大模特称号。上世纪90年代起开始拍影视剧。她出演过《蓝色妖姬》、《紫金勋章》、《信有缘》、《大染坊》等作品,赢得广泛好评。尤其她在电视剧《水浒传》里饰演的潘金莲,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对于超女王贝的遭遇,王思懿认为:“现在整形已经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了,有些人想做整形,可能是对自己容貌的要求比较高吧。就演艺界来说,其实观众在欣赏美的同时并不会忽略演员的特点。换个说法,每个人的特点同样重要。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整过形的美女,其面部基本上都差不多,都是小窄脸、尖下巴。千篇一律,这未必是好。”“很多年前,我们总能看到的一些年轻姑娘、邻家女孩,她们的脸可能是宽宽的,但是他们的笑容甜甜的。可现在这样的笑容越来越少见了,甚至根本看不到了。为什么是这样?因为靠手术、打针瘦脸的女孩的笑脸是僵硬的。”“其实,做演员的首要条件不是漂亮,如果必须漂亮的话,那些样貌平平却有演技实力的演员该怎么办呢?所以说,相貌固然重要,但不是首位”。在王思懿看来,对于一个女孩来说,“自然就漂亮”。
任正彬:演艺圈整形成功的例子很少
著名影视演员任正彬,在很多影视剧中都有出色表现,比如眼下正在热播的电视剧《黎明之前》里的国民党军官孙大浦,《父爱如山》里的胡老三、《敌后武工队》里的哈巴狗,电影《即日起程》里的咣咣等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谈及王贝事件,任正彬这样告诉记者:“作为我个人来讲,我不希望女孩子整形美容,我觉得老天爷给了你什么相貌就是什么相貌,更何况很多女孩整形之后还不如以前好看。一个女孩要进入影视圈,容貌固然是重要的,但最重要的还是你的内在气质和天分,以及后天的刻苦努力。我劝那些女孩子不要去整形,整形首先很冒险,而且不见得整了之后就好看了,整形失败的例子也很多。尤其是为了演戏去整形就更没有必要了。”“一个女孩子,如果自身条件不适合当演员,或者悟性也不太好,那就不要当演员。不要选择这个行业。实际上对每一个人来说,有很多行业可以选择,做任何事情,只要你认真努力,都会得到回报。如果让我说句实在的话,我觉得整形很愚蠢。所以我劝告那些在演艺圈发展或准备进入演艺圈发展的男孩、女孩们,还是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做事情,去选择职业,不要做自己做不了的事情。”
“在演艺圈中也的确也有不少人做过整形,但是成功的例子很少很少。我们国内有很多演员其实并不漂亮,但演戏很出色,很优秀。我们要多看这样的例子,向这些艺术家和演员们学习。”
●有话直说
有代价的美 不如自然的美
■本报记者 孟菁苇
记得前些年,一听说谁谁做整形,大家的态度基本上都是否定的,很多漂亮女孩更是对此嗤之以鼻,觉得这样做很“掉价”。但经过近几年国外整形美容观念的影响,很多人不仅接受了这一事实,还对此津津乐道。的确,人们对整形的认识走过了一个渐变的过程。
记者曾在一次国际整形美容研讨会上,采访过法国、韩国、日本等几个国家的整形美容大师,在回答为什么要美容这一问题时,他们的观点几乎一致:“美是为了融入社会,是希望被他人接受”。如此一说,“美”的确很重要。追求美没有错,希望被社会、被他人接受也没有错。但众所周知,整形美容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哪怕是万分之一的风险,小则影响健康,大则危害生命。超女王贝之前,有过不少手术失败的事例,也引发了不少的官司。但这都没能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位80后的女演员告诉记者,她的一位女友,曾做过面部磨骨手术,做完之后,要在家里呆上几个月不能出门,承受的痛苦难以言表。后来虽然可以直面大众,可是不到两年时间,面部开始塌陷,没办法,只能进行二次修补。有人告诉记者,做整形美容是会上瘾的,今天做了鼻子,明天就想脸颊,后天就想着做眼睛——为的是追求“完美”嘛。这当中有不少人到最后浑身上下几乎都失去了原样,成了一名真正的“人造”美女。
问题是做了“美女”,并不意味着幸福的到来,相反,麻烦一个紧接一个:办出国签证多了一道手续;生儿育女基因不可抗拒;演戏时观众关心的焦点不是她戏演得怎么样,而是她哪里又是做整形了。说到底,人虽然美了,可是得到的尊重却少了,这不能不算是一种悲哀。
尊重他人选择,是社会文明的体现。但如今更需要明智的选择,有人为职业而整形,但最后又因整形而失去职业。所以,有代价的美丽,不如自然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