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三网融合不是一网统天下
作者:桑雪骐


    ■本报记者 桑雪骐
  三网融合被炒得火热,对于其概念,也是各有说辞。日前北京邮电大学三网融合研究所所长曾剑秋表示,三网融合的核心不是某种网络一统天下,而是发挥不同网络的物理优势,使得任何人都能够通过任何一种物理网络方便地获得一种信息服务。
  曾剑秋表示,三网融合是指互联网、电信网和广电网的融合,包含技术、业务、市场、法律法规和监管机构等多方面的融合。在技术方面,通过下一代宽带通信网和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等国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使得有线和电信两张物理网逐渐同质化,不仅架构相似,技术也趋同。同时,建构立体化数字信息平台体系,链接广泛的传媒资源和内容资源,在终端则表现为单屏全功能和三屏同功能。在监管方面,广电和电信网最终会由目前的许可证管理转向对称开放和准入,各方均可经营视频、语音和数据业务。但双方监管功能将重新划分,一方侧重监管内容,另一方则侧重网络监管。曾剑秋预计,政府将逐步放开内容管制,给予符合资格的运营主体,如有线运营商和电信运营商视频颁发牌照,参照互联网视听管理规定,实行内容分级管理。
  “三网融合产业中有许多物种成员,他们共同构成一个产业生态系统。”曾剑秋认为,三网融合产业生态系统可以容纳的物种种类和数量在迅速膨胀,物种之间有着互生、共生、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物种成员均应持有一种更为开放、更为包容的心态,共同搭建一个平台,并共同进化。
  曾剑秋指出,我国现阶段的三网融合其实是上世纪末在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实现的,因此可借鉴的经验比较多。同时我国推动三网融合的技术条件已经成熟,管制政策逐步放开,相关政策的出台则体现了国家意志,因此我国推进三网融合的过程必定会加速。而这意味着广电的政策保护期缩短,届时,广电企业和电信企业在业务层面必定会双向进入,双方的业务均会呈现爆发性增长,但由于视频业务需要更高的带宽,带宽问题有可能会成为三网融合发展的瓶颈。
  曾剑秋认为,在三网融合下,消费者接入将更加多样化,多功能的终端将更受青睐,这将导致融合产品终端设备向集合功能方向发展。此外,消费者还将呈现真实化生存、漂移化状态、智能系统化选择、网络化连接等多个特征。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热点调查】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三网融合不是一网统天下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