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2010六大事件搅热北京楼市
作者:孙蔚


    ■本报记者 孙 蔚
  2010年,有哪些事件对北京楼市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些事件引发了楼市怎样的连锁反应?它们会不会继续影响2011年的市场?面对宏观调控的巨大压力,2010年北京楼市上演了一连串的大事件。

1 大龙地产钱地两空

  事件回放:1月20日,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发布公告称,由于大龙地产逾期未签订该地块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及《土地开发建设补偿协议》,因此被取消土地竞得资格,同时对大龙地产已经缴纳的2亿元竞买保证金不予退还。随着公告的发布,去年制造了天价地王事件的大龙地产黯然退场。
  点评:说大龙地产胆大包天一点也不过分。大龙地产2009年年报显示,当年其净利润仅3.4亿元,与50.5亿元的土地出让金相比差距甚大。即使其能顺利付清土地出让金并进行开发建设,接近3万元的楼面地价也使得该项目面临巨大的销售压力。此事件之后,北京市国土局加强了对闲置土地的清理处置,8家开发商由于欠缴地价款、招拍挂成交后未按期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暂停了他们在北京继续拿地的资格。

2 北京土地出让收入创历史新高

  事件回放:截至12月27日,北京今年土地成交已达265宗,全年土地成交总额已超过1587亿元,创下历史新高,比前两年的总和还多156.7亿元。2008年,北京共有148宗地块成交,成交额502.7亿元;2009年,土地成交243宗,成交额928亿元。
  点评:今年北京的土地出让价格与去年相比明显上升,虽然今年北京土地出让溢价降低,但出让底价的大幅上涨是导致高地价的重要原因,而地价与房价的联动关系不言而喻。据北京市日前公布的2010财政预算收入显示,土地出让收入已占到财政收入的六成以上。在经过一年的严厉调控之后,许多人本来认为到今年年底楼市会出现一个相对缓和的局面,但是四季度的数据表明各地仍然是地王频出。土地财政被认为是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根源之一,这一问题与房地产宏观调控能否取得实效紧密相关。

3 国土部掀起土地清查风暴

  事件回放:3月10日,国土部出台“19条”打击房企囤地;5月25日,国土部、监察部通报61万亩“未报即用”的违法用地,16个地级市被点名;9月26日,国土部与住建部联合下文,明确企业违约开发土地、因自身问题土地闲置1年的将被取消拿地资格。此外,1457宗闲置土地的“黑名单”被交给银监会,直接扼住房企融资的关键渠道。
  点评:2010年,一场覆盖全国范围、涉及近年来出让的所有建设项目的土地大调查全面铺开。对于一直叫嚷着土地供应紧张的房企来说,闲置的1457宗土地成为对其最有力的回应。对于房企来说,规规矩矩拿地,老老实实尽快开发是本分;对于国土部门来说,加大保障房供地,监督地块按期开发,从源头上平衡供求关系也是一种本分。

4 78家央企被要求退出房地产市场

  事件回放:3月18日,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除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外,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正在加快进行调整重组,在完成企业自有土地开发和已实施项目等阶段性工作后,退出房地产业务。如今,9个多月过去了,仅有中远集团、中国航天、中石化、中石油等7家央企挂牌转让不足20家房地产子公司的股权。
  点评:该事件的起因是由于今年年初央企不断斥巨资拿地,尤其是中国电子、中国烟草等一大批没有开发经验,不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央企纷纷进入房地产市场。财大气粗是业界对央企的形容,它们的争相拿地客观上造成了近年来的地价飙升。面对近期人们对央企退市进度磨磨蹭蹭的质疑,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回应称,这78家央企已按国资委要求提交了退出方案,目前正在有序退出。

5 6栋质量不合格保障房被拆除

  事件回放:7月1日,北京日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的位于北京旧宫三角地的明悦湾保障房项目,因部分在建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经检测和专家论证,北京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决定拆除B、C区6栋楼地上结构部分,另外两栋楼进行局部加固处理。这是北京保障房建设中首次出现因质量问题而被拆除重建的案例。
  点评:作为北京首个被拆除的保障房楼盘,其意义不言而喻。这是继“楼脆脆”之后又一受到人们关注的保障房质量问题,表明了政府致力于改变长期以来保障房就是劣质房代名词的决心。

6 房企迈入年销售额千亿元时代

  事件回放:2010年,楼市宏观调控不断,市场再陷低迷,但行业龙头企业万科的表现却与整体市场大相径庭。自8月开始,万科销售金额屡创新高,10月份的销售额更达到惊人的155亿元。12月1日,万科实现年度销售额超过千亿元,成为中国第一个迈入年销售额千亿元门槛的房企,也成为调控年中成功提速的典范。
  点评:万科总裁郁亮曾表示,对于万科而言,千亿元的年销售额仅仅是一个阶段性目标。房企以前发展靠的是人海战术,后千亿时代要靠战略。而万科成功的秘诀在于其坚持了三大原则:一是资金快速周转,提升净资产收益率;二是聚焦市场主流,坚持开发中小户型产品;三是实施战略纵深策略,向二三线城市发展。调控下的华丽舞步,压力下的游刃有余,万科给许多同行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7 版:楼市纵横】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2010六大事件搅热北京楼市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