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购买使用暖身贴 还得悠着点
随着寒冬来临,一种名为暖身贴的产品在各地尤其是北方市场上热销起来。医学专家表示,此产品如使用不当,易对人体造成低温烫伤。有关部门人员表示,部分此类产品外包装标示信息未使用中文,且称对部分疾病有缓解作用,涉嫌违反相关法规
作者:郑梦超
图片
图片


  
图说:部分暖身贴产品外包装标示信息未使用中文
■本报记者
郑梦超 文/摄
  随着寒冬到来,一种名为暖身贴的产品在各地尤其是北方市场上热销起来。该产品的目标销售人群是爱美又怕冷的女性,以及一些冬季易腰腿疼痛的中老年人。记者调查发现,多数此类产品外包装上未标注中文,有的产品除了宣传暖身作用外,还称对关节炎、风湿病等疾病也有缓解、改善作用。对此,有关部门人员表示,上述行为涉嫌违规。
市场现状
暖身贴市场销售挺火的
  “天气寒冷,我身边不少人尤其是女性朋友都在使用暖身贴来御寒。”2010年12月22日,北京市民马小姐向记者介绍说,暖身贴的形状和人们常见的膏药差不多,和膏药要贴在皮肤上不同的是,只需将它贴在内衣上,较短时间便能发热,达到暖身的效果。“一张暖身贴的价格大概在1元左右,可以持续发热十多个小时,每天只要贴一张,就不必穿着笨重的冬装了。”马小姐说,她的朋友去年便开始使用此类产品,用着感觉不错便介绍给了她。今年冬天,每当外出时,她就会贴上一张暖身贴,真是“既有风度又有温度”。
  马小姐向记者提供了一种标称商标名称为“暖友”的暖身贴,记者看到,其约有15厘米长,10厘米宽,外包装的正面标有商标,背面则介绍了该产品的工作原理、产品规格、功能介绍及注意事项。其外包装说明内容显示,该暖身贴是由原料层、明胶层、无纺布袋3部分组成,其中原料层的原料为铁、石、活性炭、无机盐、水等合成的聚合物,“原料层可以在氧气的作用下10-12小时内持续不断地释放热量”,“产品发热温度最高63℃,平均52℃”,“可以缓解、改善风湿、关节炎、劳损引起的疼痛、麻木、肿胀,以及受寒引起的胃肠病、腹泻、腹痛,缓解妇科痛经”。其注意事项栏中注明“不要直接贴于人体皮肤上、注意低温烫伤且就寝时不要使用、糖尿病及血液循环障碍者注意使用、孕妇禁用、误接触眼睛且注意不要误食”。
  随后,记者将一贴暖身贴贴于内衣上。大约5分钟后,记者感觉暖身贴逐渐散发热量,并向全身蔓延。计时结果显示,暖身贴持续发热近8个小时。
  2010年12月25日,记者随机采访了8位身边好友,其中有5人使用过暖身贴,且以女性居多。至于对暖身贴的暖身功能,大家普遍表示认可。
记者调查
多数产品外包装标识为外文
  据了解,暖身贴又叫保暖贴,最早是由日本企业发明的,利用原电池加快氧化反应速度,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据某暖身贴生产企业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截至2008年底,我国生产暖身贴的企业超过百家,年生产能力达1.81亿贴。尽管暖身贴行业发展迅速,但目前为止,相关行业标准仍未出台。目前的暖身贴行业是否规范?连日来,记者在北京市场进行了调查。
  2010年12月26日,在北京市崇文门新世界百货地下一层超市,记者看到这里销售的暖身贴标称为“暖友”牌,与上文中马小姐提供的产品相同。销售人员向记者介绍,该款暖身贴每包10张,售价9.9元,“因为价格实惠而且使用效果好,每天能卖出二三百包”。
  当天,记者在百荣世贸商城小商品城走访时,看到多家摊位在销售暖身贴产品,但多数产品外包装上未使用中文标进行标注。记者在一家摊位前 拿 起 一 款 标 称 商 标 为“DUDUBEAR”的暖身贴,发现其外包装上除了注意事项内容使用中文标示外,其余内容均为日文及英文。随后,记者向销售人员询问该暖身贴的品牌及生产厂家信息,对方回答道:“品牌是‘嘟嘟熊’吧?应该是山东省青岛市的企业生产的,这类产品多数是青岛企业生产的。”
  2010年12月27日,记者在淘宝网上输入“暖身贴”,共搜索到近3万条结果。记者在该网站浏览“金兔子”、“袋鼠”、“考拉熊”等品牌暖身贴的产品宣传页面发现,上述产品外包装上的文字均为日文。在一家经营“袋鼠”暖身贴的淘宝网的店铺,记者发现其已累计交易113万次。
专家观点
部分人群不适用暖身贴
  记者调查发现,多数暖身贴产品宣传其发热的平均温度为56℃,最高达65℃。长时间使用该产品,是否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此外,记者注意到,此类产品还宣传可缓解、改善风湿、关节炎、劳损引起的疼痛、麻木、肿胀,以及受寒引起的胃肠病、腹泻、腹痛等,甚至对妇女痛经、产后收腹具有改善作用。果真具备上述作用吗?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使用暖身贴过程中,如果方法不对,或者长时间贴用,容易对人体造成低温烫伤。”2010年12月28日,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武强对记者说,低温烫伤是指当皮肤与高于体温的发热体长时间接触后,所引起的红斑、水泡等症状。普通人体皮肤能够承受的最高温度为40℃左右,儿童和老人的皮肤承受热度能力还要低于这一平均温度,“选用暖身贴一定要注意使用方法,尽量避免长时间使用”。
  武强还提出,慢性病患者、孕妇等人群不宜使用暖身贴,“孕妇使用会在体内产生内热,对胎儿的形成及成长存在影响。而慢性病患者承受热温的能力更低,严重的会造成灼伤”。
  武强表示,暖身贴可以持续发热,从中医角度来说,确实能对“寒”性疾病起到一定辅助作用。但如果此类产品要宣传上述功能,则必须经过有关部门审批,并获得相应产品批准文号。
权威说法
部分产品宣传涉嫌违规
  “暖身贴这类产品不属于医疗器械,如果在产品介绍中宣传具有改善疾病的作用,则涉嫌虚假宣传。”2010年12月2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司综合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同日,记者拨打北京市工商局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热线,反映了采访中了解到的部分暖身贴产品无中文标识等情况。接线工作人员表示,根据《产品质量法》规定,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应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产品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称和含量的,用中文相应予以标明;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应当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
  北京北元律师事务所律师王雅军表示,消费者在购买暖身贴时应选择有中文标识且产品信息较完整的产品,并保留相关购物凭证。“如果消费者使用暖身贴造成低温烫伤,通过购物凭证、医院鉴定等证据,可以要求商家承担侵权责任”。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特别观察】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购买使用暖身贴 还得悠着点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