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柏油路通了 ●卫生室有了 ●干净水喝上了 ●新校舍建了 ●电视看上了
“5 个全覆盖”温暖山西农民心
作者:冯铁飞


    ■本报记者 冯铁飞
  农村通了柏油路,学生搬进新校舍,村里建起卫生所,村民喝上干净水、看上了电视……经过两年努力,山西省投入近300亿元资金,各级政府部门攻坚克难、奋力推进,关乎民生的“5个全覆盖”各项任务目标全面完成,为山西省农村的发展及农民“走出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山西省政府计划,将再用两年时间开展新的“5个全覆盖”工程,让农民得到更多的保障和实惠。
“路通了就不愁富不起来”
  2010年12月27日,晴,太原市尖草坪区马头水乡横岭村。
  虽然距离太原市城区不到20公里,但由于地处山区、路况复杂,记者从太原市区驱车前往横岭村用了1个多小时,光走山路就花了四五十分钟。山路上,一个月前下的一场雪有的地方还没融化。
  78岁的横岭村村民李富定告诉记者,这个村子在清朝咸丰帝时就存在了,至今已经有150多年历史。多年来,村民们基本不下山,而下了山的村民就不想再回到村里,或外出务工或干脆搬到山下居住。由于生活条件艰苦,村里300多人现在已经走了将近一半了。
  李富定说,“没有通柏油路前,俺们去趟城里,得走到山下才能坐上车,光下山就得走两三个小时。遇到雨雪天就完全跟外界隔绝了。现在修了路好多了,上午坐村里的车去城里购置年货,下午天黑前就能赶回来。”
  横岭村党支部书记赵富生告诉记者,2009年,政府部门在了解横岭村的情况后,决定把村里的土路整修成柏油路。2010年8月底,连接横岭村和外界的7.3公里柏油路正式通车。通车当天,村里人纷纷自发放鞭炮庆祝,“就跟过年一样。”
  赵富生笑着对记者说:“你看看俺们村的人,名字里都带着‘富、贵’这类的字,大家就盼望着能早些富起来。这回路通了就不愁富不起来了。”据赵富生介绍,横岭村的柏油路南接崛围山景区,北靠汾河二库旅游区,这给横岭村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不少在外打工的村民已经回到村里,准备开展农家乐等旅游配套服务。赵富生说,由于横岭村地处山区,有无污染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适合种植中草药,下一步,村里将重点发展中药材种植业,村里人富起来的愿望快实现了。
“跟前有卫生室就踏实了”
  1月5日,山西省寿阳县南燕竹镇大南沟村。一大早,村卫生室门前已经有两个村民在等待开门。8时30分,卫生室准时开门。这里的贾林宝大夫告诉记者,他已经做了48年村医了。
  贾林宝换上白大褂还没坐安稳,村民刘志芳就急急地说:“贾大夫,快给俺看看牙吧,疼得厉害。”贾大夫在仔细查看刘志芳的口腔后说:“应该是牙床发炎了,我给你开点消炎药,合作医疗能报销。”开完药,贾大夫又叮嘱说,“如果吃药3天后还疼,你就去镇上的卫生院找杨大夫继续治疗。”
  据贾林宝介绍,以前村里的医疗条件差,2003年,村里办起了卫生室,去年,政府又给卫生室购置了一些医疗设备,还给配备了新的医护人员。
  当天9时许,卫生室内又来了几位村民,有的是带孩子来看病的,有的是来买药的。
  村民李德强说,以前得了感冒什么的能扛就扛,现在有了卫生室,条件好,看病便宜又管用,小病在村里就能治得了。“现在不仅能看小病,去年卫生室还组织村民体检了一次,给俺们都建了健康档案,城里人有啥俺们也有啥。卫生室在跟前俺们就踏实多了。”村民刘志芳忍不住插上了话。
  贾林宝告诉记者,去年,村卫生室对村民身体状况进行了普查,给家家户户建立起了健康档案。“这样就做到了卫生室对村里每个人的健康情况了如指掌,今年要把全村近1000口人的健康档案全部建立起来。”
  不仅仅是看病问题解决了,村民们的饮水安全也得到了保障。村民们说,他们以前一直挑水喝。2009年底,随着全省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工程的启动,寿阳县委、县政府投入20多万元,为村里新打了一眼深水井,同时还铺设了1000多米管道,深水井的水经过处理后引进农户家中,村民也吃上了自来水。
  李德强说,寿阳是种菜大县,他们村种植蔬菜以前得看老天的脸色,现在有了自来水,接上管子就能浇菜。去年干旱,村民们大都没有因为天旱遭受损失。“那种旱天要放到往年,”他伸出手张开5个手指挥了挥说,“每亩菜地最少损失500元。”
“校舍坚固了明亮了”
“以往一到晚上,教室里就点着几盏25瓦的灯泡,而且四处漏风,冬冷夏热。”1月16日,阳泉市平定县冠山镇南坳村小学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校舍安全工程实施前,南坳村小学的环境较差。去年,在平定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南坳村小学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加固改造。去年秋季开学时完工,装饰一新的教室,明亮的玻璃窗,全新的节能灯,多媒体教学设备……崭新的教学环境和硬件设备让老师和学生们都非常振奋。“校舍坚固了,明亮了,老师和学生的安全感提高了,就全心全意地把心扑在教学和学习上。教学质量会有质的提升。”这位负责人这样表示。
  和学生们一起享受到文化教育便利的还有村民。从2009年开始,平定县政府陆续给村民家中安装了卫星电视接收器,现在,家家户户都能收看到几十套电视节目。
  “以前我们种地全靠老一辈传下来的经验,现在有了电视机,村里经常组织村民看农业节目,还通过节目给经济作物找销路,村民切切实实享受到了实惠。”据南坳村村民介绍,该村一直是以种植土豆、玉米等为主,自从村里接通电视信号后,大家纷纷琢磨引进优良品种和种植经济作物来提高收入。
“5个全覆盖”将升级换代
  根据山西省政府近日发布的数据,目前,山西省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水泥(油)路实现全覆盖,全省除185个建制村不具备条件外,其余27923个建制村全部通了水泥(油)路,2009和2010年两年时间,全省共新建通村水泥(油)路2.5万公里,同时有97.3%的建制村通了客车;截至2010年底,全省共建成6971个村级卫生室,实现了村级卫生室全覆盖;两年时间建成各类饮水工程12301处,解决了15585个村、58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1821万农村群众得到政府饮水专项资金的支持,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改造中小学校舍9483所;完成9638个村的村通广播电视任务。
  为把这项民生工程办好、办实,各级党委、政府两年来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各地因地制宜,使“5个全覆盖”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1月19日,山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省长王君表示,将再用两年时间,在山西省实现农村街巷硬化、农村便民连锁商店、农村文化体育场所、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5个方面的“全覆盖”。
  与会人大代表认为,新的“5个全覆盖”工程涉及农村文化、商业、教育、保险等方面,在解决了农民基本生活需求的旧“5个全覆盖”基础上进一步展开,这将是旧的“5个全覆盖”民生工程的升级换代。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5 个全覆盖”温暖山西农民心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