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食品安全访谈
要充分保护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知情权
作者:孙燕明


    ■本报记者 孙燕明
  在现实生活中,超市的货架上摆放着转基因食品,餐馆里天天使用着转基因原料,单位食堂的饭菜中就含有转基因食品成分,每个人都可能有意无意吃到转基因食品。在无法简单规避的情况下,消费者首先应知道吃的是什么,然后才能决定吃还是不吃,也就是要充分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充分尊重消费者的选择权。
  中国政法大学环境法研究所于文轩教授介绍说,按照农业部颁布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规定,对3类产品实行强制标志。这3类产品是:转基因动、植物和微生物;转基因农产品的直接加工品;用农业转基因生物或用含有农业转基因生物成分的产品加工制成,但最终销售产品中已不再含有或检测不出转基因成分的产品。但该《办法》对于何为“直接加工品”并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同时还将强制标志要求仅限于“直接加工品”,对于“间接加工品”则没有规定需要标注,这有可能为经过深加工的转基因农产品提供潜在的销售途径。
  该《办法》规定,只有列入农业转基因生物标志目录中的产品才适用该制度。第一批目录涉及大豆、玉米、油菜、棉花和番茄等5类17种产品,但这17种产品的覆盖范围显然过窄。例如,该目录规定大豆种子、大豆、大豆粉、大豆油、豆粕需要标志,但食用调和油、豆腐、豆浆、豆奶粉、腐乳等却未包含在内,这些产品中也有可能含有转基因成分。如果经营单位销售这5类17种产品,没有标注转基因食品标志,消费者可以向卫生、工商等职能部门举报。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执法部门可没收非法销售的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我国对转基因食品实行了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管理,以确保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安全。目前,我国批准的商业化转基因农作物有19种,作为食品加工原料的有12种,分别是大豆、玉米、棉花、油菜、番茄、西葫芦、甜瓜、番木瓜、甜菜、亚麻、马铃薯和甜椒。不过大多数并未出现在市场上,直接食用的农产品中最常见是木瓜,市面上多数木瓜都是转基因产品。我国销售的进口转基因产品主要是玉米、大豆和菜子油。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范志红副教授表示,现在市场上有小个番茄和黄瓜,也有大个青椒和草莓,但这些蔬菜大多数不是转基因产品。无论颜色如何,大小如何,绝大多数都是传统育种方法得到的品种。稍微有点非传统的产品,就是把种子带到太空中育出来的大青椒等产品,但这也与转基因毫无关系。也就是说,这些农产品的育种方法只是在不同品种之间转移基因,就像不同民族的人结合后生孩子,或者人受到某种外界刺激发生了变异,归根到底还是人类自己的基因。而转基因产品好比把其他生物的基因转移到人身上,让人身上拥有某种花的基因,或者某种细菌的基因,这显然完全是不同的概念。“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要想规避转基因食品往往防不胜防。”范志红说,消费者没有看到农产品原料本身,往往就会“眼不见心不烦”,忽略了其中的转基因成分。例如,快餐店里的薯条使用的大多是转基因的马铃薯,制作点心使用的油脂大多是转基因大豆油,制作汉堡和热狗用的面粉也很可能是转基因面粉。消费者吃到的各种美味饼干和曲奇,很可能使用转基因油脂、面粉、玉米粉等原料。便宜的调和油中,往往会有很大比例的美国转基因大豆油。由于这种豆油价格比国产豆油更为低廉,被餐馆和居民家庭广泛使用。只要仔细看看包装上的说明,很可能是转基因大豆油。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3 版:食品生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要充分保护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知情权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