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在日前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海洋经济等等关键字非常抢眼。事实上,从2009年元月中旬以来,国务院相继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造、船舶、电子信息、轻工、石化、有色金属和物流等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这十大行业将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产业所需”引领着专业选择的方向,所对接的专业也与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较高的专业相吻合。
汽车产业对接专业——车辆工程
我国是未来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和《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都提到了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划,这些规划的背后都是对汽车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在持续上升。
车辆工程专业研究汽车、机车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拖拉机、工程车辆及陆上移动机械的理论、技术和设计问题,拥有广泛的知识体系网络,不仅涵盖了机械设计、动力机械工程、牵引动力传动、金属材料、化工等传统的基础理论,而且不断地扩展外延,与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交通运输、控制技术等专业也有密切的联系。
以节能、环保为主题的汽车新技术正不断涌现,汽车行业与尖端科技开始“亲密接触”,为车辆工程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车辆工程专业与资源环境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前沿学科相互渗透的步伐也在加快。车辆仿生理论与技术、车辆动态仿真与控制等先进技术的陆续推广,以及绿色工程车辆及设备的开发与研究、特种工程车辆设计等方面的技术攻坚,更是给车辆工程这个老牌专业带来了新的学科研究增长点。
钢铁产业对接专业——金属材料工程
金属材料在钢铁产业、国防、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一些新型功能金属材料已在航空航天、能源、机电等领域获得应用。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除了要掌握金属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生产工艺、环境与性能之间关系的规律外,还要综合合金设计和工艺设计。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就业面很广,涉及汽车、船舶制造、现代高科技建筑(如“鸟巢”、跨海大桥)、航空航天、军事、国防、冶金、材料加工等领域。
纺织工业对接专业——纺织工程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显著的产业,在吸纳就业方面作用明显。《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11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2000亿元,年均增长10%;出口总额2400亿美元,年均增长8%。
纺织工程专业是一门涉及生活中衣着服饰、生活用品、医疗产品、军需用品的面料取材、设计、制造、质量管理的应用学科。
装备制造业对接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装备制造业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强。机械设计制造技术是制造技术的根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同学重点学习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加工工艺、机械制图、热处理、机械工程材料、液压气压传动等知识。
我国调整产业结构,成为世界加工制造大国,需要大量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工程技术人才。特别是既能运用计算机进行机械产品的辅助设计,又能应用数控技术进行制造的人才十分紧缺。
装备制造业对接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是现代装备制造领域的宽口径专业,它将电子控制技术与机械工程有机结合,将现代设计、制造技术、自动化技术等融为一体。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结合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和修理各种机械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对国家大力振兴现代装备制造业具有良好的实用意义。
船舶工业对接专业——轮机工程
船舶工业的发展既需要研究开发人才,也需要在生产一线从事制造、施工的实用型人才。以轮机工程专业例,需要的是管理船舶机电设备和动力装置的机电全能工程技术人员,专业大多设有轮机操作、机械设计基础、金属材料、电路与电子技术等等。据交通部科教司统计,2010年~2015年,轮机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每年约为6500人。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对接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产业是研制和生产电子设备及各种电子元件、器件、仪器、仪表的工业,不仅总量增长势头迅猛,而且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污染少、潜力大。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综合了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学科,是个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要具备数学、物理等基础知识,以及电子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微波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专业知识。
轻工业对接专业——轻化工程
轻工业承担着吸纳社会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的重任。进入21世纪,我国轻工业快速发展,企业规模与实力明显提高,吸纳就业作用显著。
轻化工产品是国民经济部门不可缺少的物质材料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如家电、皮革、塑料、食品、家具、五金制品等。轻工业中的造纸、消费用电器、家具制造等,轻化工程专业均有所研究,此外还涉及制浆造纸、精细化工、纺织染整、皮革等基础工业和原材料工业领域。
石化产业对接专业——油气储运工程
油气储运是连接油气生产、加工、分配、销售诸环节的纽带,堪称“摸得着,看不见”的交通运输。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是研究油气和城市燃气储存、运输及管理的综合性技术学科,可全方位地满足石油、石化、城市燃气、交通运输、部队等行业和部门对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
我国一贯重视石化产业的发展。近年来,以“西气东输”工程为代表的特大型天然气、原油和成品油管道项目的建设,以及我国油气储运管网的建设完善工作,都对油气储运专业人才有迫切需求。
有色金属业对接专业——资源勘查工程
进入21世纪,我国有色金属业迅速发展,在国家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会改变。到2011年,国内排名前十位的铜、铝、铅、锌企业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分别提高到90%、70%、60%、60%。以较为紧缺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该专业涉及从勘查选区、勘查评价到矿产开发全过程中的地质、技术、经济及环境等内容,就业面相对较宽,可进入国土资源、环境、水利、城建、建筑、道路、地铁、冶金、有色金属等建设类部门和企业。
物流业对接专业——物流管理
我国的网购人数已超过1.2亿,其中90%的用户都选择邮政包裹或快递服务,这快递便是物流的一种方式。网民们使用电子商务购买消费品,对这方面的需求极大地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如淘宝网现已推出推荐物流、现实物流等帮助物流快速发展的举措。
物流业是21世纪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从中央到地方以及不少市场意识敏锐的企业,已将物流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今,我国的电子商务物流业务已覆盖全国90%以上的市、县、区。
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缺口达60余万。未来一段时期,除储存、运输、配送、货运代理等领域的物流人才紧缺外,相关的系统化管理人才、熟悉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专业操作人才、电子商务物流人才、掌握商品配送和资金周转及成本核算等知识的国际性物流人才将会吃香。 (司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