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就业压力较大 职业规则缺失
大学生急于创业学业屡被“亮红灯”
作者:白皓 裴江文


  “你想成为下一个比尔·盖茨吗?还在为毕业就等于失业而烦恼吗?那还等什么,赶快加入我们吧!”在一间多媒体教室里,大三学生罗强在讲台上挥舞着双臂,台下几十个在校大学生高举双手热烈应和,这是大学生罗强创办的强强家教社新成员见面会现场的一幕。然而自从创业后,一向名列前茅的罗强,学习成绩却频亮“红灯”,甚至危及到能否拿到学位问题。
  因为学不到东西而选择创业
  罗强是一名来自贵州省正安县大山深处的学生,一家6口人,年迈的父母以务农为生,一年的收入仅够温饱。在同学眼里,罗强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学习,在大学期间的每次考试成绩,都会在班上名列前茅,可自从上了大三,罗强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教室里很少能见到他的影子,自习室基本不去,班级活动也很少参加。“就快毕业了,我感觉在大学没学到什么,前途越来越渺茫。”罗强说,身边大学毕业就失业的例子越来越多,大家都感觉大学没学到什么。
  在罗强看来,自己从最爱上课到不想上课,是因为上课内容“没营养”。随着许多课程越学越深,罗强很难靠自学消化所有的知识,而老师的讲解在罗强看来没有水平,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有水平的教授又不给我们上课”。有一段时间,罗强心里非常苦闷,脑子里每天都闪着一大串问号:这样下去我还能学到什么?用人单位会要我这样的大学生吗?没工作我吃什么?“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的专业动手水平可能还不如一个职业院校学生,怎么用知识彻底改变命运呢?”罗强决心另辟蹊径,成就一番大事业。罗强发现家教行业的利润不小,在校大学生给初中生、小学生辅导功课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于是,他把创业的目标定在办个家教中心。罗强与同学罗飞和韦伟一拍即和合,几天之后,“强强家教社”正式组建成立。家教社成立后,“公司高层”齐上阵,在校园里发招兼职家教传单,最终有100多名同学表示愿意加入。
  由于参加的同学越来越多,许多同学因为“上班”而耽误了上课,“强强家教社”引起了学校老师的注意。“在校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如果为了赚钱而荒废学业,那不就是饮鸩止渴吗?”一位老师对正在“上班”的同学说。罗强的班主任李云也几次找到罗强和“上班”的同学,希望他们能就此罢手,回到教室,好好上课。在学院老师的劝导下,一些同学放弃了“上班”,但是罗强依然很坚持,不断地为自己的“公司”拉客户,一天到晚四处奔波。“他已经很久没有来上课,这个人好像已经从我们班消失了一样。”罗强的同班同学说。“现在的他旷课已成为家常便饭,成绩开始直线下降,我真担心他再这样下去,毕业时连学位证都会拿不到。”罗强的班长小敏说。和罗强一起坚持创业的同学中,罗飞期末总共“挂”了5科,其他几个同学的成绩也都处在“挂红灯”的边缘。
  罗强和同学因为创业经常旷课的事情,在学院引起了不小的风波,班主任老师李云专门到罗强家进行家访,也没有什么效果。“我要走出去干一番大事业,就要顶住压力。”罗强不服气地说。
学业、生意不可兼得
  四川某大学新闻学专业本科生李红,大学前两年几乎没有参加过什么班级活动,偶尔去上上课,其余的时间都用在了经营自己的小生意上,生活费几乎不用向爸妈要。虽然买卖做得不错,但到了大三李红才发现,同学们都拿着一摞摞已经发表的新闻作品,而自己连新闻导语都不知道怎么写。一直认为“新闻无学”的李红开始后悔当初的选择,但她发现,生意已经牵扯了自己太多的精力,每多用一点时间看书学习,生意就会受到影响,要兼顾生意和学习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大三上学期进行到一半时,李红决定彻底放弃生意,开始投入到学习中,可落下的知识太多,实习经历缺乏,大学毕业后,她没能进入新闻传播行业,成了一名保险推销员。
知识是创业成功的前提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同学愿意为了创业荒废学业?李云认为,这是学生职业规划的缺失,把眼前利益看得比长远利益更重。“大学生一进校就应该树立明确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有针对性地学习、积累知识,而不是稀里糊涂地学了之后,进入社会被动地求变。就业能力不足导致就业压力大,大学生盲目认为创业的门槛低,这说明我们现在的高等教育,出现了所教和所需不符的情况。”
  贵州省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主任、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理事长任斌认为,创业的前提是知识,学业是创业的基础,像罗强这样为了创业荒废学业,即使暂时有一点成绩,未来也不会有可持续的发展,眼界不宽,路就会越走越难。事实上,目前许多高校的创业教育都不系统,一些教授创业课程的老师也没有闯荡商海的经历。任斌说,大学一年级时应多积累创业知识,培养经营意识,在学习管理学、市场营销等课程的同时,还要系统学习文学、哲学、外语等学科。大二要学习营销心理、创业失败案例等更深的创业知识。做好两年的知识积累后,在创业导师的带领下,大三开始选定创业项目、撰写创业企划书、完成庞大详细的市场论证;大四则走向市场,进行创业见习。
  “这不是听几个企业家的两场讲座就能做好的事,想走出校门就创业的本科生,必须在学校经过更苦、更累的系统学习过程。”任斌说,创业成功没有捷径。 (白 皓 裴江文)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教育培训】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大学生急于创业学业屡被“亮红灯”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