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高端智能手机,既是手机,更是游戏机、笔记本、上网本、电子书、数码相机……随着以iPhone为代表的多功能集成智能手机大行其道,不少用户觉得数码产品“分久必合”的时代即将来临。但据《信息时报》记者近日调查后发现,由于电池和功能上的限制,这些产品之间暂时尚不能互相替代。用户不得不同时携带一部普通手机、一部智能上网手机、一台i-Pad、一台笔记本电脑……多终端时代已经来临。
智能手机难取代其他数码终端
近几年,伴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数码产品出现融合的趋势。据市场调研公司iSuppli分析,曾是热门产品的数码相机,其好时光仅剩两三年左右,未来它将被无处不在的可拍照手机所取代。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与手机互联网发展相关——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社交网站来分享和存储照片,而由于带宽限制这些网站不能处理像素较高的照片,这进一步促使消费者抛弃数码相机,转而采用可拍照手机等更加灵活的设备。
不少人认为,一部高端智能手机就已具备打电话、发短信、笔记本、上网、看电子书、数码相机等功能,手机似乎正变成电子产品终结者。随着越来越多的功能被集中到手机和各种平板电脑上,一个终端融合的时代看似已经来临。不过,人们是否因此携带越来越少的终端?答案似乎是否定的。
日前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十位智能手机用户后发现,过一半用户实际上选择了携带两个手机;不少购买了i-Pad等平板电脑的用户,仍配备笔记本电脑;摄像头日益强大的智能手机尚无法替代数码单反相机的作用。另外,对于媒体从业人员而言,录音笔更是必须携带的。
手机电池容量不能满足使用需要
“我携带一部诺基亚手机作为打电话之用,然后再用iPhone3GS来玩游戏、听音乐。”广州市民陈先生如此向记者表示。据陈先生介绍,他之所以这样做,源于高端智能手机的耗电量实在太大。“由于我使用非常频繁,我这部 iPhone3GS每隔半天就得充电。”陈先生表示,由于担心手机断电关闭,他不得不携带多一部手机,专门用来打电话。
功能单一和安全因素制约终端融合
据了解,部分数码终端功能单一,导致用户不得不携带多终端。媒体从业人员小李刚刚购买了iPhone和iPad。本来他购买iPad是希望在出差时不用带笨重的笔记本电脑,但他很快发现,iPad似乎更像一个充满了娱乐功能的玩具,而不是一台适合用来写稿、制作PPT的电脑。“即使配上了外接键盘也没有用。”小李表示,“选字需要按平板才能选,而且不支持多任务,不能同时在多个文档上COPY和粘贴。”
此外,艾媒市场咨询分析师张毅表示,日趋严峻的智能终端安全问题让部分用户,尤其是高端用户不得不考虑持有多终端。他表示,目前包括手机等智能终端的安全形势颇为严峻,这显然让部分担心手机资料外泄的用户不得不考虑采用两部手机:一部最简单最原始的手机,只有电话和短信功能,专门用来打电话,另一部很炫很酷的智能手机用来玩游戏和上网。
很显然,在这个号称终端融合的时代,人们看到的其实是另一番景象——人们背包里有各种Phone、各种Pad,也有笔记本电脑、DC。人们出行的背包不会更轻,而只会更重。
(潘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