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空中轨道列车或成中小城市轨道交通方式
作者:任震宇
图片


    ■本报记者 任震宇
  “我相信,空中轨道列车会成为解决中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国际空列集团全球总裁陈长桂对记者说。
  作为一家2008年在德国注册成立企业的负责人,现在,他要将一种在德国已经存在了100多年的交通技术引入中国,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这就是H-BAHN,悬挂式空中轨道列车。
什么是H-BAHN
  2月28日,在空中轨道列车进入中国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在主办方提供的资料上看到了H-BAHN的真面目:它和景区的观光缆车有点相似,有两节车厢,悬挂在高高竖立的轨道梁下方,沿着轨道运行。
  “H-BAHN是德语的缩写,可以翻译为悬挂式空中轨道城市公交系统,它可以很低的代价将地面的交通移到空中,从而改善城市交通和污染问题。”国际空列集团中国区总裁林幼龄对记者说。
  从照片上,H-BAHN相对于地面高架轻轨而言,有几点显著区别:首先是它的轨道梁要窄得多也轻得多;其次是它的车体比轻轨列车要短得多,只有两节车厢;最后,也是最大的区别,它是悬挂在轨道梁下运行的。根据空列集团提供的资料,其运行时速大约是50公里,一节车厢定员为45人。
  H-BAHN技术起源于德国,最早的一条线路建于1900年,迄今已过百年。目前有三条线路在运行,分别是建于1900年的乌伯塔尔线、建于1980年的多特蒙德线和建于1993年的杜塞尔多夫线。“H-BAHN诞生已过百年,在上个世界80年代,德国政府希望开发一种轨道交通系统,要求它环保、能融入已有的公交系统,还要求可以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扩充,即系统是可加长、可拆卸、可移动的。西门子公司就开发了现代的H-BAHN系统,它的轨道梁、立柱可以在工厂中批量生产,因此现场施工十分简单快捷,而且具有造价低、占地省等优点。”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岳兆宏告诉记者。
  中小城市轨道交通的福音?
  对于面临越来越严重交通拥堵问题的中国城市而言,发展公共交通,尤其是轨道交通,已经成为解决这一城市病的有效办法。
  但轨道交通昂贵的成本却让不少城市,尤其是三四线城市望而生畏。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告诉记者,目前地铁和轻轨的造价每公里需要5亿—8亿元,甚至高达10亿元。以北京为例,“十二五”预计投资轨道交通建设资金需要3000多亿元,增加里程300多公里。而且建设周期长,少则3年,多则5年,甚至更久,而且占用面积大,施工期间对环境也有较大影响。
  “而对于中小城市来说,它们的人口数量、GDP水平都决定了它们根本造不起,也养不起地铁轻轨。”王梦恕表示。
  “我们一说轨道交通就是地铁,就是轻轨,其实这样对轨道交通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原北京市交管局副局长,长安大学教授段里仁向记者表示:“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必须承认单一的地铁是很难实现的。必须用多种方式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我国城市发展极快,城市中密度和数量都达到非常高的水平,尤其是可利用的地面空间微乎其微,针对这种情况,H-Bahn作为交通工具将大有用武之地。”
  林幼龄告诉记者,相对于地铁和轻轨的高昂造价,H-Bahn每公里造价前期为1.5亿元,实施国产化设备后,每公里的成本可以降低到5000万元,低于高速公路。而且建设速度快,几十公里的线路3-5个月就可以完成,因为其没有多大的土建项目,可以直接在工厂里生产好,分段在现场实施打桩和吊装。
  “所以它比较适合中小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需求,对于大城市来说,也是其他轨道交通的有益补充。”林幼龄说。
安全性和性价比的疑问
  不过,这种交通方式依然得面对质疑。在发布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詹国枢就直言不讳:“H-Bahn造价虽然低,但是其运输效率也不高,那么其性价比到底有多高?更重要的是,它是悬挂在高架轨道梁下面的,安全性如何?”
  对此,铁道第三勘查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黄桂兴告诉记者,H-Bahn在欧洲实际运营中是两节车厢,在国产化的设计中要改为4节车厢,并正在研发6节车厢的重载技术。按一列车4节车厢计算,最大定员为300人,最小追踪间隔为72秒,高峰小时运输能力可达1.5万人,“造价是地铁轻轨的1/5,运输能力大概是其1/3。”
  而对于安全问题,黄桂兴表示,H-Bahn在德国建成以来还未出过安全事故,“它的结构和家庭用的悬挂式推拉门有点类似,悬挂系统封闭在车轮轨道梁内,因此是很安全的。”
  据悉,浙江省温州市已经对H-Bahn系统进行前期论证,有可能建设国内首条运营线路。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汽车·热线】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空中轨道列车或成中小城市轨道交通方式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