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婴幼儿使用双酚A奶瓶可能诱发性早熟
作者:孙燕明


    ■本报记者 孙燕明
  由于使用双酚A奶瓶可能诱发性早熟,欧盟从3月1日起全面封杀含双酚A奶瓶。而我国卫生部公布的征求意见稿中也规定,禁止在与婴幼儿食品接触的包装材料中使用双酚A。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教授透露,一般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的标准要在3至5年内进行更新,新的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标准有望在今年6月1日前出台。
  双酚A可能对婴幼儿身体造成严重危害
  双酚A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工业化合物之一,能使产品变得透明、耐摔、耐用,是制造包括婴儿奶瓶、水瓶、其他食品和饮料容器等坚硬和透明PC(聚碳酸酯)塑料的关键物质。
  欧盟认为,双酚A在加热时能析出到食物和饮料当中,它可能扰乱人体代谢过程,可能引起儿童性早熟,对婴儿发育、免疫力有影响,甚至致癌。欧盟从3月1日起禁止生产含双酚A的塑料奶瓶,6月起禁止任何双酚A塑料奶瓶进口到成员国。
  据了解,2008年,加拿大宣布在所有食品包装和容器禁用双酚A,成为第一个全面禁用双酚A的国家;澳大利亚也从2010年7月1日起逐渐淘汰含双酚A的婴儿奶瓶;美国也在今年1月提出禁止在所有食品和饮料容器中使用双酚A的法案,提供一年免责期,以给予制造商充分时间寻找替代物。
  董金狮表示,我国大多数塑料奶瓶采用PC材料制作,大多数PC塑料奶瓶含有双酚A。虽然对双酚A的危害一直存在争议,但是双酚A潜在的危害还是存在的。双酚A在加热过程中会析出到食物中去,会干扰人体正常的荷尔蒙分泌功能,刺激人体雌激素的分泌,抑制雄性激素分泌。如果长时间大量摄入,可能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相关实验表明,一般在连续摄入两星期后,才会对身体产生明显影响,但也因人而异。
  我国拟禁止生产含双酚A的婴幼儿食品容器
  3月22日,记者走访北京美廉美超市发现,所有含双酚A的奶瓶已经全都下架,货架上除了少量的玻璃奶瓶之外,许多塑料奶瓶在外包装上明确标注了“本产品不含双酚A,请放心使用”的字样。
  董金狮教授指出,目前没有法律依据要求商家对双酚A奶瓶下架,因为我国还没有禁止双酚A奶瓶的生产,并且多数生产厂商都有生产许可证。按照我国的相关标准,不含双酚A或者含有双酚A,但没超标的产品都是合格的。但是从维护消费者健康的角度来说,商家应该自觉下架或者更新产品。
  我国1994年发布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碳酸酯成型品卫生标准》规定,双酚A可适量使用,聚碳酸酯树脂和成品中的酚溶出量不大于0.05mg/kg。而在本轮欧盟禁令之后,我国卫生部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拟批准食品包装材料用添加剂和树脂意见的函》规定,第一批拟批准196种食品包装材料用添加剂、116种食品包装材料用树脂,其中 PC料双酚 A最大残留量为0.6mg/kg,同时备注不能用于接触婴幼儿食品。
  消费者选择和使用奶瓶应注意哪些事项?
  董金狮表示,消费者识别奶瓶或其他塑料制品是否含有双酚A,可通过塑料制品底部三角回收标志辨认,注意三角形里的数字,选1(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HDPE,高密度聚乙烯)、4(LDPE,低密度聚乙烯)、5(PP,聚丙烯)的塑料制品较安全。如果三角标志中间的数字是7或者58,同时在下面写着PC,该产品就有可能含双酚A。7代表PC和所有其他类别塑料,不过也并非所有7都如此,一些混合材料也在此类。按照2008年10月1日实施的《塑料制品的标志》规定,对140种塑料名称和代号都一一对应,PC材料对应新代号是58。
  消费者选择奶瓶时,应尽量选择无色的玻璃奶瓶,玻璃材料基本上是天然材料,可耐高温,但应谨慎选择带颜色的玻璃奶瓶,这样的材料中容易含有铅、砷等重金属。如果使用塑料奶瓶,家长应注意冲奶要用温水,保持在50℃以下,给塑料奶瓶消毒不要超过100℃,使用专门的消毒锅,不用将奶瓶放在微波炉中消毒。塑料奶瓶在反复消毒后会磨损老化,溶出的双酚A也会增多,最多用8个月到一年就必须更换。
  很多人习惯用太空杯沏茶,由于温度高,双酚A很容易析出。对于饮用水桶、矿泉水桶、矿泉水瓶等常温使用的塑料制品,则不必担心,因为这些饮水容器一般不必使用双酚A,而且大多是在常温下使用。但对过于透明的矿泉水瓶也要注意,很可能也会含有双酚A。塑料饭盒、筷子、勺子等产品一般不含双酚A。一些透明的豆浆机材质也是PC材质,可能含有双酚A,有些豆浆机还可以蒸煮食物,析出量比较大,消费者最好使用不锈钢材质的豆浆机。在金属罐头内层有一层涂料,也会用到双酚A。因此,不能直接将金属罐头加热食用,要在常温下食用,或者把罐头里的食物倒出来加热。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3 版:食品生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婴幼儿使用双酚A奶瓶可能诱发性早熟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