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iPad2发布后苹果公司宣称其一代产品将降价销售,但这一利好消息并没有让我国消费者尝到甜头:一方面是iPad2“水货”抢先上市,推高价格;另一方面是iPad1也因缺货导致价格上涨
苹果再现饥饿营销模式
作者:岳纲举
图片


    排队购买iPad2的苹果迷

■本报记者 岳纲举
  按照苹果公开的时间表,iPad2于3月25日在美国以外的25个国家上市,包括欧洲的大部分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和墨西哥。正常情况下,新产品的上市往往是旧产品降价清库存的时候,然而苹果在iPad2上市后,其一代产品价格却出现了降价后再度上涨的局面,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状况呢?

iPad2敞开供应价格高

  随着iPad2的上市,苹果狂潮一如既往地席卷了全球。据国外媒体报道,3月25日上市的25个国家中,有不少消费者为此在苹果商店外彻夜排队,他们害怕iPad2在美国市场缺货的情况重演。而在我国,消费者目前还无法买到行货iPad2,只能通过买水货或者淘宝代购的方式实现自己拥有i-Pad2的梦想。
  苹果每次新品上市都能掀起销售狂潮,并且价格向来没商量,到底是谁宠坏了苹果?
  尽管iPad2还没有在国内销售,但是水货已经在市场上成为热卖产品。记者走访了几家苹果代理商,i-Pad2(16GWIFI)报价从5200元到6500元不等,比美国的售价499美元(约合人民币3300元)高出两三千元,但前来咨询购买的人不在少数。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基本上每天都有十几位前来询价的,每天都能够成交3到5台。但是他也坦言:由于代购加价,他们每台也只能赚到一两百元。“现在iPad2很好卖,我们是通过关系请在美国的留学生排队购买,他们都会加价很多,所以我们赚钱也很有限。”这位销售人员向记者表示,“据北京中关村的商家介绍,虽然目前水货价格偏高,但是iPad2一直都呈现降价趋势,当它在更多国家上市后,水货价格可能会有所下跌。”

iPad1价格恢复上涨

  iPad2水货的热销本应该促进i-Pad1的降价,然而记者在北京中关村一些电子卖场调查发现,iPad1的价格在3月11日苹果宣布降价1100元以后,由于市场缺货,实际价格已经再度上涨。
  在一些电子卖场,商家声称16G的iPad一代产品缺货,即使有货也开始加价销售,加价幅度在500元左右。一位商家向记者表示,如果需要就赶紧购买,价格还会上涨,因为连苹果专卖店都没有货,价格上涨是必然的,而且很有可能恢复到降价之前的水平。“之前苹果刚刚宣布降价的时候,我们的确猝不及防,手里积压了上百台的货,担心货砸到手里,无奈也跟着降价、促销,有时甚至是赔本卖,而且还要送各种配件。现在不用担心了,我估计价格还得涨。”这位经销商对记者说。
  记者同时看到,某知名B2C网站的iPad一代产品价格也已经上涨,之前曾经降至2888元的16GWIFI版i-Pad,现在售价为3519元,32G的为3986元,64G的为 4488元,16G和32G分别较降价后的2888元和3688元上涨了631元和298元,64G仍然维持着降价后的价格。
  iPad一代产品的价格为何再度上涨?记者致电苹果400销售电话,一位田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iPad一代16G和32G产品已经无货,并且已经全面停止接受订货,具体什么时候能够恢复订货他也不清楚。他还建议记者如果需要购买iPad尽量早日订购64G的产品,他预计这款产品也会很快缺货并停止预订。

饥饿营销模式再现

  电子产品由于更新换代快,因此同一款产品上市后其价格往往是越卖越便宜。然而苹果的产品却不走这样的常规路线。通常情况是产品上市以后就会供不应求,再加上很多苹果迷不惜时间成本排队购买,造成了市场紧俏的局面。同时,其产品往往不是全球同步发售,这也给“黄牛”提供了赚取差价的空间,价格往往会因此抬升很多。苹果此番甚至将这种模式用于旧产品的营销。“对于现在iPad一代产品缺货的现象,不排除是苹果对饥饿营销手段的进一步发挥。”一位分析人士向记者指出,由于之前iPad1的降价措施一定程度上触动了国内的代理商利益,而且其对不同购买渠道的用户实行差别对待的政策也让很多消费者感到气愤,甚至出现北京和外地不同补价差的政策,都让人难以接受。
  该分析人士告诉记者:“苹果此番通过减少供货的方式,造成市场上低价iPad1缺货的现实,而消费者在追涨心理的驱使下会更急于去购买,给代理商涨价的借口,让他们有清出存货而又不赔本的机会,对已经高价购买的消费者也算是有个交代,不会再去嚷嚷着要苹果退价差。而苹果的借口也是充分的,也可以说停产i-Pad1是为了给新一代产品让路。由此看来苹果这一策略可谓‘一石三鸟’。”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3 版:数字生活·数码】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苹果再现饥饿营销模式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