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 右
据《辽宁日报》报道,近日沈阳市发改委开展关爱流动留守农民工子女活动,30多名困难农民工子女高兴地领到了各种学习和生活用品。
近年来,人们经常看到一些地方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的新闻,乍看还挺新鲜。那些新闻图片现场的叔叔阿姨们,给留守儿童送去学习用品的镜头很感人。但看多了,似乎觉得这样的关爱活动有作秀之嫌。
据《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约有5800万人。2亿农民工的进城,数千万留守儿童的教育、生活和健康成长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生活抚育、教育监督、安全保护等问题,已提上社会日程,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妥善解决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生活成长问题意义重大,关乎着中国的未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关心留守儿童,当然需要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增强人们关心留守儿童的意识,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形成一个人人关心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但是,活动只是一种形式,只是一种临时性补救措施。关爱留守儿童不能满足于开展几次活动,重在这种关爱要在平时多下功夫,关爱要成为一种制度和常态。要变几次活动关爱为一年四季的常年关爱,少些“活动”,多些家庭、学校、社会等方方面面的联手互动。
诸如,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建立留守儿童监测制度,形成长期的工作制度。在全局上整体地、动态地掌握留守儿童的状况,建立农村社区留守儿童教育的监护体系,充分发挥基层社区、学校和共青团、妇联、工会、村委会和派出所等各方面的作用,成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协调机构,整合资源,形成合力,齐抓共管。让活动成为经常性的互动,让关爱的阳光温暖更多的留守儿童,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