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牛栏山”古文化魅力闪耀京味时尚风采
中国白酒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每种酒都有其所在地域和民族的深厚文化背景,并受其深刻的影响。“二锅头”作为中国北京酒文化中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无论是酒的品质、风格,还是酒的口味特色都被深深地烙上了中国五朝古都老北京的印记,犹如闻名中外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和地道京味的烤鸭一样,如今“登长城、吃烤鸭、喝二锅头”已经成为中外游客逛北京约定俗成的享受,也成为中外游人领略京味的时代风尚。人们常说的地道“北京味”就是说的“老北京”味儿,论酒就是“二锅头”味儿。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如果有幸能到北京城溜达,会经常能看到早晨遛鸟的市民和午间树下纳凉的老人,还会看到街头下棋以及地摊淘宝的玩家,也会偶尔碰上走街串巷卖烤红薯的小贩。但见到最多的还是那遍布京城的商家和超市、酒楼中琳琅满目的二锅头,因为“二锅头”成为了代表北京城市的符号之一。
说起北京的二锅头,就不得不说起让北京老百姓引以为荣的牛栏山二锅头了。牛栏山酒厂通过深入挖掘牛栏山酒文化认识到,三百年的牛栏山二锅头其前身是盛行清代的“烧刀子”。当时北京周边的“烧锅”作坊,著名的有东路的顺义牛栏山、南路的大兴采育、西路的黑龙潭、北路的立水桥等。各家烧锅为了争得市场份额,都悉心在酒的口味、质量上下工夫,因而形成了各自的风格和品牌。而牛栏山地区的烧酒以其独特的口味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据《顺义县志》记载:“造酒工:做是工者约百余人(受雇于治内十一家烧锅)。所酿之酒甘洌异常,为平北特产,销售邻县或平市,颇脍炙人口,而尤以牛栏山之酒为著。”久而久之,“牛栏山”烧锅酒名扬中国大江南北,“牛栏山二锅头酒”就成了代表京城文化的符号,成为浓郁京韵的代表。建国初期,牛栏山地区在公利号、富顺成号、义信号、魁盛号四家老烧锅的基础上组建起了牛栏山酒厂。
为了继承和发扬牛栏山地区的酿酒文化优势,近几年牛栏山酒厂通过寻访酿酒老工人、老技师,请其口述牛栏山二锅头酒传统酿造技艺,保留了完整的文字资料和音像资料。同时该厂还组织了“京城酒脉、百载传承”的拜师会,采用师带徒的方法,通过老技师的口传心授确保传统技艺的代代传承,经数代酿酒师、酿酒工人的摸索总结,终于使牛栏山酿酒工艺在老五甑发酵法、混蒸混烧、看花接酒等技艺的基础上,形成了“掐头、去尾、取中段”等特色工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这地道北京味的牛栏山酒又添加了一抹时尚色彩。按照牛栏山酒厂党委张树峰副书记的说法,叫做“传统重在积淀和传承,时尚张显的是突破和创新;老北京味的时尚就是在传承中的创新与发展”。事实上,牛栏山酒厂已经把这种京味时尚演绎得淋漓尽致。他们注重传承和创新,将几百年积淀的牛栏山传统酒文化注入现代的文化理念,注入现代消费者的情感诉求,让传统产业彰显于时尚之中。2007年6月,作为北京地区白酒文化的杰出代表,牛栏山进入了国家外交部门的采购名单,成为北京地域文化的宣传名片。2008年,中国酿酒大师、牛栏山酒厂厂长李怀民亲自组织厂内近百名科研人员,利用牛栏山二锅头传统酿制技艺,历经艰辛,精心酿制出集现代高科技与传统工艺精髓于一身的二锅头——鉴赏型典藏酒“盛世欢腾”,以实际行动为牛栏山人矢志不渝地弘扬二锅头酒文化精神,为中国白酒文化留下了光辉的历史印记。
面对牛栏山酒厂所取得的成绩和荣誉,该厂党委和厂领导一班人深刻认识到,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产业应该力求与时俱进,无论是在生产规模、发展模式、环境保护,还是在技术含量与价值方面,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所以牛栏山酒厂一定要适应新的形势,才能引领时代消费的发展。他们认为,如今的牛栏山二锅头,在京城、在全国的大街小巷已是随处可见,不仅成为了我国驻外机构的特供酒,更成了四方中外游客来北京体验京味文化的优选品牌。一杯杯承载了古老岁月的牛栏山二锅头,不仅向世人传播着京味酒文化的历史郁香,让消费者在品味历史文化中彰显生活时尚,更是对牛酒人最大的鞭策和鼓舞。 (刘 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