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何春雷
最近,因为赶集网上的一条二手车买卖信息,天津市市民邵先生每天都接到十几个咨询电话。然而,他没有二手车,是有人发布虚假信息所致。邵先生质疑,对发布虚假信息的帖子,难道网站不进行核实吗?
市民莫名接到咨询电话
“最近我的电话快被打爆了,每个打来电话的人都说,看到我在赶集网上卖一辆某品牌二手车的帖子,而我根本就没有二手车。”邵先生日前对记者说,从3月16日开始,他不断接到一些咨询电话,询问他有关二手车买卖的事,起初他以为是打错电话了,但接连接了十来个类似电话后,他意识到不对劲,问对方后才知道这些人是在赶集网上看到一个卖二手车的帖子,根据帖子上留的联系方式打来的。刚开始,邵先生还试着去解释,后来干脆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不再接听陌生电话。
“赶集网曾给我手机上发来一个信息,说回复SC可以删帖。然而,我回复SC以后,还是陆续有人打电话过来,有时夜里一两点都有电话打来。”邵先生说,“我怀疑是有人使坏,将我的电话发在网上的。”
网站称发帖量大难审核
近日,记者登录赶集网天津二手车频道,没有找到3月16日之前发的帖子,不过发现3月24日和3月28日发布的两个卖某品牌二手车的帖子,留的都是邵先生的手机号码。帖子的内容是“车质量很好,价格可以商量,因为急用钱,这车低价卖了。汽车行驶1万公里,售价两万元”。
对网友发的各种帖子,网站难道没有进行过审核吗?“每天发帖的数量太大了,网站审核不过来,请理解一下。”赶集网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说,“目前无法查出这些留有邵先生手机号码的卖车信息是谁发布的,如果网友电话号码被冒用了,可以拨打网站电话请求删除,或者登录赶集网自行删除就可以。”
邵先生向记者表示,他较少上网,没有人告诉他删帖电话,也不知道怎样才能从网上删帖。
网站不采取相应措施将担责
网上的帖子让邵先生不堪其扰,网站和发贴者是否会被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呢?对此,北京力盾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枝辉认为,按照《侵权责任法》的规定,虚假信息发布者要对冒用邵先生名义发布虚假信息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邵先生因此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失,发布者还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果邵先生要求网站删除虚假帖子,而网站没有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删除,那么,网站也要承担连带责任。“现行法律没有规定,网站有审核真实性的义务。这是目前法律不完善的地方,有人认为应该施行网络实名制,这也许是杜绝虚假信息的有效办法。”陈枝辉说。针对赶集网所称的网上有海量信息,网站不可能逐一审核的说法,陈枝辉认为,网站可以利用技术对信息发布者进行核实,如可以通过网站与手机互动的方式对信息发布者进行审核,即:信息发布者首先输入手机号码和信息内容,网站通过向信息发布者的手机发送密码,然后,信息发布者凭借密码正式发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