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 夏
近日,由卫生部和中国记协主办,可口可乐公司支持的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吃动平衡-2010)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数百名大学生和市民参加了本次步行日活动。
活动上,卫生部疾控局孔灵芝副局长指出,近年来,慢病对大众的危害越来越严重,慢病的防治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话题,2010年9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决议,强调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应对慢病带来的挑战。今年9月,联合国将召开由各国政府首脑参加的联合国大会高级别会议。而慢病的防治与饮食、运动、戒除烟酒和心理状况等密切相关,其中运动不足是现代社会多种主要慢病的一大危险因素。卫生部倡导每月11日为“步行日”,最根本的目的是希望大众能够有意识地增加运动,达到吃和动的平衡,“走”向健康。走路是最简单易行的锻炼方式,坚持每天多走几步,这么一个小小的行为的改变,就能对健康产生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毛群安说,以吃动平衡为主题的激励计划经过一年来的努力,不仅在国内10余个城市开展了落地活动,而且诸多省市都开展了相应的健康传播和健走活动,倡导吃动平衡。同时,关注全民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媒体报道比往年增加数倍。人民网一项5000多人参与的调查显示:99%的人支持步行日;70%的网友认为自己每天的“运动量不足”或“严重不足”;在“平常的锻炼方式”的多项选择时,选择“步行”的占77.5%。可见步行已经成为人们平时最广泛参与的锻炼方式。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可基教授认为“步行日”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持续大力推广。他指出,步行是人们日常最常用的一种锻炼方式,倡导步行的意义还在于呼吁行为方式的改变,步行代表的是增加身体运动。此外,吃得多动得少,吃动不平衡,导致超重或相关慢性疾病的发生。有的年轻人为了控制体重拼命节食,实际上超重并非因为某种食物造成的,而是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形成的。所以保持健康的体重尤其需要注意吃和动的平衡,而不要单单靠节食,结果损害健康。
健康知识宣传员、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与媒体和现场的社区、学生代表分享了他对“步行日”的心得。白岩松说,1+1=11,这“1+1”本身指的是一“管住嘴”、二“多动腿”。这两个看似具体的行为,但是加在一起意味着对生命的支持和激励就要达到11,“1+1”去掉任何一个的效果都会减10分。希望大家都能够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保持吃动平衡。同时,1+1还可以理解为步行要有一个伴,多跟自己的家人一起走走,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还加强了交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
北京师范大学在学校体育发展的探索和学生健康方面作出了非常大的努力,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毛振明院长指出,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即将迈入社会成为社会主体,应当让大学生们在学生时代就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避免工作后因运动不足造成健康问题。同时,大学生是最有激情和富有责任感的,也希望大学生保持自身健康的同时能够影响身边的家人、朋友也增加步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一个大学生就能够有效影响自己父母家人和朋友,这么多大学生所影响的人群是非常可观的。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表示,自去年5月11日在启动仪式上发出每月11日为“步行日”倡议以来,受到社会广泛的响应,全国众多省市开展了相关的健康传播和健走活动,主办单位将继续倡导和推广“步行日”的理念,引导大众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吃动平衡,“走”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