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市场曾火爆一时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岳纲举
一年前,电子书在我国数码产品市场曾经是最热的词汇之一,2010年也被认为是电子书的爆发年。不过,仅仅一年之后,充斥于电视与户外广告上的电子书,突然之间不见了踪影。在电子市场中,销售电子书的摊位几近消失。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曾经风靡一时的电子书市场变成了今天这种萧条景象?这又昭示着电子书怎样的未来?
市场萧条
2010年被业内称为我国电子书发展元年:汉王科技凭借电子书产品一举上市,开创了国内电子书行业上市第一股;盛大也凭借其内容优势推出了电子书Bambook,并希望借助这款阅读器,为其带来一种全新的经营模式和更大的利润。据统计,2010年我国电子书阅读器销量比2009年增长168%,达105万台。
然而,这种良好的发展趋势并没有延续太久,以汉王为代表的国内电子书制造企业最近的表现让人非常担心电子书的未来。4月18日,汉王科技发布了2011年度第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第一季度将亏损4000万—5000万元,而去年同期公司盈利4187.45万元。汉王在其公告中披露,造成今年一季度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其中之一就是电子书产业受到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等相关产品的冲击,使公司电子书产品的销量及价格受到影响而均有所下降。
反映到市场上,就是很多之前热衷于销售电子书的商家开始转向平板电脑的销售。记者在北京中关村一些电子市场中调查发现,许多经销商正开始悄然转变。一位经销商表示,在电子书没有降价之前,利润空间比较大,但是自从平板电脑尤其是iPad在国内开始销售之后,电子书销量出现了明显下滑,甚至降价也没能止住销量的下降,客户更愿意购买平板电脑而不是电子书,所以他今后会将主要精力放在平板电脑销售上。
易观国际最新发布的数据也显示,虽然国内电子书市场销量在去年第四季度突破了30万台大关,达31.78万台,但今年一季度销量却又下滑至30.42万台,首次负增长了4.28%。
一位电子书经销商表示,去年电子书市场大热完全是人为炒作起来的,其实市场需求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激发和改变。现在以苹果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对一些需求更多元化的消费者的吸引力,消化了大部分电子书的潜在市场。特别是iPad一代产品的降价,导致电子书市场现在销售基本停顿,所以很多电子书厂家从去年第四季度就开始停止对电子书的生产,逐步退出市场。
泡沫破灭
对于电子书市场缘何会受到如此大的冲击,一位汉王电子书的销售商道出了其中的原委:“相比于iPad,电子书产品功能单一,只能看书,最多听听音乐。从价格方面看,电子书一般要一两千元,这一价位完全可以买到一部功能齐备的国产品牌平板电脑,甚至苹果iPad的价格也不是很高,如果想追求更高体验,消费者也可以买得起。”在他那里,相比于平板电脑产品,消费者对电子书产品的需求不是很大,一个月只能卖出几台。
苹果iPad在一年之内席卷国内平板电脑近8成的份额,应该说提前消化了国内平板电脑和电子书的潜在市场,并顺利接管了国内电子书的礼品市场,这也使得充满泡沫的国内电子书市场开始崩盘。
除了功能单一之外,服务模式也是电子书发展的一大障碍。单单销售终端显然已难以维持电子书生产企业的发展,一些知名品牌电子书生产企业适时调整发展战略,有的推出时下流行的平板电脑产品,也有的逐步向数字出版平台服务商转型。亚马逊Kindle阅读器的成功为国内电子书企业提供了模仿的范例:其源源不断的电子书内容是其坚实的后盾。据亚马逊公布的数据,亚马逊网站卖出的电子书早就超过了纸质图书。
前景堪忧
据易观智库数据,目前中国平板电脑市场中有78.33%的份额已被苹果iPad所占据,排名第二的则为三星的GalaxyTab,占据市场份额的5.12%,相形之下,汉王科技的市场份额仅为0.3%。
对此,汉王董事长刘迎建曾在多个场合表示,对于电子书阅读器业务,未来的商业模式不是靠终端,而是靠平台。据他介绍,汉王科技已投入运营的汉王书城,将很快推出第六版的书城,并将加入听书、评书等新功能,而图书数量将增长至30万本以上。
汉王的模式是电子书企业的一个样本,相对于其他中小企业和山寨厂商可以随时放弃这个市场而言,作为国内电子书老大的汉王的这种探索更是中国电子书企业的一种有益尝试。而目前,包括盛大Bambook、方正文房以及一些出版社,也都在探索电子书的中国发展模式。
易观国际分析师指出,虽然电子书价格也有所下降,但相比平板电脑等产品,价格优势不明显。国内用户对阅读需求量以及付费习惯还没有完全改变,加上电子书终端利润空间较低,市场已经失去进入的时机和价值。
“我们也有些迷惘,大家都在观望。”国内某电子书厂商如是说。电子书企业易狄欧有关负责人则更不乐观地指出:虽然全球电子书市场可能从去年的1200万台增长至今年的2500万台,但我国电子书市场今年最多维持在去年的100万台销量水平,绝大部分国内电子书厂家基本没有生存的空间。
去年此时电子书生产企业有100多家,现今国内电子书市场还有些声音和销售的厂家只有20家左右,硬件功能单一,内容不够丰富,使得电子书的未来很不明朗。中国电子书市场在经历了两年的喧嚣后,是走向平稳发展还是走向末路,仍然取决于业内企业的努力。
●短评
创新才是企业发展之本
据最新发布的统计数字,苹果公司2011年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超过了微软。微软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截至2011年3月31日的第三财季,营业收入为164.2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个百分点;运营利润为57.0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个百分点;净利润为52.3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40亿美元增长了31个百分点。而苹果在此前发布的财报则显示,截至2011年3月26日的第二财季,营业收入为246.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35亿美元大增82.7个百分点;运营利润为78.74亿美元,也远高于上年同期的39.79亿美元;净利润更高达59.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30亿美元飙升了99.5个百分点。
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超过微软,是苹果有史以来的又一次重大突破,也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业霸主。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去年以砸冰雕 “苹果”的方式高调挑战苹果的汉王,股价一路下跌。据汉王最新发布的今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汉王第一季度将亏损4000万—5000万元。
人们常说“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但是在做企业的时候,仅仅有高调是不够的,企业的创新能力、领导层对市场的把握能力比高调更能推动企业发展。国内企业在创新能力方面往往表现得捉襟见肘,而领导层往往喜欢高调制定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以吸引眼球,却没有脚踏实地去规划企业的未来。企业的发展不是吵架斗嘴,所以,还是应该根据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资金实力和管理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发展目标,这比提出好大喜功的口号更能促进企业发展。
苹果的成功就在于其对创新近乎偏执的追求。反观国内企业,尤其是更新换代速度飞快的消费电子类产品企业,在创新能力方面表现不佳,常常被国外企业牵着鼻子走,没有自己既定的发展计划,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结果在跟着别人走时,往往表现得力不从心。 (岳纲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