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饮用保健酒应有医生指导
作者:孙燕明


    ■本报记者 孙燕明
  近几年,保健酒需求量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销售总额已突破100亿元,成为继白酒、葡萄酒和啤酒之后的酒业“第四大势力”。但与此同时,不少企业为了扩大产品的销路,把保健酒的保健功能定位很广,甚至宣称包治百病。过多过滥的保健功能,不仅不会让消费者对该产品产生信任,更加重了消费者对产品的怀疑,即便是一时炒作成功,其生命周期也将十分短暂。

  约有85%的保健酒企业未通过认证

  记者通过走访保健酒市场了解到,几乎所有保健酒都添加了中药成分,每瓶价格大多在100元以上,只有少数的产品有保健食品“蓝帽子”标志,也只有少数产品在外包装标签上标注了饮用警示语,很多保健酒对酒中添加的中药成分没有明确标注。保健酒的度数大多在38度以下,而药酒度数大多在50度以上。
  中国保健协会王中副秘书长指出,保健酒是在药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但它与药酒存在根本差异。从狭义上说,保健酒是经政府部门批准的具有保健食品标志的酒,属于保健食品范畴,没有治疗疾病的作用;从广义上说,保健酒则指所有在普通酒里加了中药或其他活性成分,如按照祖传秘方泡制而成,自称具有保健效果的酒。按照《保健食品管理办法》规定,只有狭义上的保健酒才能声称保健功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健酒。药酒属于药的范畴,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有明确的适应症、禁忌症。保健酒以滋补、强壮、补充、调节、改善身体体质为主要目的,适用于亚健康人群、有特殊需要的健康人群。
  他进一步分析说,长期以来,为了牟取暴利,某些保健酒企业肆意进行虚假宣传,宣称具有治疗疾病的功效。例如,有些企业宣称自家的保健酒能治好多年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肠胃病、高血压、高血脂、眼疼等疾病,并使用“奇药”、“仙丹”等字眼。有的企业则打着“清朝皇宫御医保健秘方”的旗号,宣称自家产品能“快速补肾”,“明显改善男性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增生等症”。这些企业的不法行为不仅严重误导和欺骗了消费者,也严重损害了保健酒行业的声誉。
  按照《保健食品管理办法》规定,保健食品可以申报的保健功能共有27项。保健酒主要有4项功能,即调节免疫力、抗疲劳、延缓衰老、提高缺氧耐受力,不能声称有调节血脂以及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调节的作用。特别令人担忧的是,全国有3000多家保健酒企业,真正拿到“蓝帽子”保健食品标志的企业只有400多家,约有85%的企业未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认证。

保健酒并非人人适宜饮用

“保健酒并非人人适宜饮用,盲目饮用可能有损健康。”王中表示,中老年人是保健酒的重要消费人群,但也是高血压的高发人群,摄入鹿茸、人参等中药成分会影响血压,高血压患者肯定不适用含有这些中药成分的保健酒。肝炎、肝硬化、消化性溃疡、肺结核、心功能或肾功能不全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人群,也不宜服用保健酒。人参含有人参皂甙,这种物质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有血凝障碍的人绝不能喝,处于月经周期的女性同样不宜饮用。
  消费者饮用保健酒时应注意因人而异,因时制宜。保健酒按其功能分为补气、补血、滋阴、补阳和气血双补等类型,饮用保健酒除应对照酒类的功效选购外,还应根据个人体质来选择。人的体质有热性和寒性之分,在不了解自己身体状况的情况下,随意饮用保健酒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儿童、妊娠期妇女不适宜饮用保健酒;容易上火、经常面红耳赤、脾气暴躁、口舌生疮的人也不宜饮用;感冒期间和上火期间也不能饮用。

  喝保健酒每天别超过100毫升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保健食品功能检测中心主任金宗濂教授表示,保健酒功效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因个体差异较大,很难说一个保健品对所有人都有效;二是不排除企业偷工减料,个别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工艺等,可能会与报批时使用的不一样,产品效果也会因此受到影响。消费者应按照说明书饮用,每天两次,但总量别超过100毫升。最少应坚持一个月,每天都喝,才能看出有效无效。“目前,监管部门对民间自制的保健酒的取材、配伍并没有明确的限制和规定。”王中指出,如果没有保健酒配方,随意调配中草药浸泡保健酒,把自认为滋补的中药统统放进去,由于药材真伪、成分搭配、酒精浓度、泡制方法等差异,保健功效极不稳定,甚至还可能引起毒副作用。自制保健酒时应注意,一般选择原料不能超过14种,酒精度不高于39度,中药材配置应遵循科学配方。
  消费者在购买保健酒时,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充分了解保健功能,确认饮用者身体状况需要该产品提供的保健功能,符合该产品的“适宜人群”,对宣传得天花乱坠的产品更要警惕。2003年以前的保健酒必须经卫生部审批,2004年以后的保健酒必须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标签上必须有“蓝帽子”标志,分别标注“卫食健字”和“国食健字”字样,消费者可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保健酒的真伪。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3 版:食品生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饮用保健酒应有医生指导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