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文联秘书长杨矿
■本报记者 孙 建
随着文艺界迎接建党90周年系列演出活动的即将到来,其中最能给首都观众带来新意的重庆各界群众演唱会“红歌传万代”,成为了热议的话题。本报记者就重庆红歌话题近日采访了重庆市文联秘书长杨矿。
据了解,重庆红色经典歌曲传唱活动是从2008年6月开展起来的,那时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亲自倡导下,重庆市各级领导都很重视并且率先垂范,机关干部积极响应,再加上基层群众踊跃参与,一时之间,巴渝大地上,红色经典歌曲传唱活动高潮频现。那么这项如此之快就能吸引人们广泛参与的活动到底具有哪些特点呢?
杨矿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重庆红色经典歌曲传唱活动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精心推荐红歌曲目,组织编辑出版《经典歌曲》歌本和光盘,共推荐了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红色歌曲125首,免费向广大市民发放超过100万册(张);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媒体开辟“每日一歌”或“红色之窗(声)”等栏目,大力推荐介绍红色歌曲;二是组织开展重大活动,不仅坚持在元旦、五一等重大节庆时举办大型红歌演唱会,还先后与文化部、教育部、中国文联等单位联合举办了全国性传唱活动;三是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开展红歌传唱活动,主体是人民群众。活动一开始就坚持向农村、社区、机关、学校、企业和军营等基层单位延伸。在机关、学校、企业、军营、农村、社区,都层层组建了红歌队、红歌传唱基地,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截至2011年3月,全市累计开展红歌传唱活动18.1万场、参与市民超过1.1亿人次,唱红歌已经成为重庆市民的文化风尚。”
重庆红色经典歌曲传唱活动在重庆唱了3年,使重庆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次借中国文联组织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演出机会,“红歌传万代”——重庆各界群众演唱会将于6月11日在京演出。在回答大家关心的演出内容是怎样安排的问题时,杨矿说:“此次‘红歌传万代’重庆群众演唱会大致分3个篇章、由16个节目组成,形式以大合唱为主,适当辅以经典诵读等。演唱的歌曲既有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红歌,也有重庆编创的颂扬时代的新红歌。预计参演人数在700人左右,他们全部由机关干部、企业职工、大中小学生和社区群众构成,充分体现了群众性和全民性。”
700人!这么大规模的红歌演唱会,在北京一定会引起巨大反响。作为组织者之一,重庆文联对这次在京唱红歌活动有着什么样的预期呢?
针对记者的提问,杨矿说:“我们衷心希望通过‘红歌传万代’重庆群众演唱会在首都的唱响,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重庆开展‘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让红歌世世代代永远传唱下去。”
采访接近尾声时,记者提问:听说社会上也有一些对重庆大唱红歌的不同看法,杨秘书长对此是怎样看待的?杨矿对此问题并没有回避的意思,他说:“红歌承载着丰富的真、善、美内涵,在广大民众中更有着很牢的根基。红歌可以催生一种精神,而精神的力量可以让一个人复活,让一个民族复兴,是应该万代传唱的。”
杨矿还补充说,4月29日,薄熙来书记在与港澳媒体重庆参访团成员进行座谈时说,关于“唱红”,有些人攻击我们是不是在搞“极左”?这是一种误解。30年改革开放非常伟大,也出现了袁隆平这样世界级的科学家,但静心想一想,世界公认的大哲学家、大思想家、大科学家、大艺术家毕竟还不多………难道我们当代人就只能谈论一些与商品市场、谈情说爱相关的东西吗?谈点理想、信念,讲点英烈先贤,就“左”了,就“文革”了?
我们唱红歌,就是唱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时期的经典好歌,其中既有抗战歌曲,有建国歌曲,也有世界各国的不朽名曲,有很大的包容性。人不一定都能伟大,但都可以更崇高。通过传唱这些大气磅礴、充满爱国情怀的歌曲,可以激发广大市民的高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