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好书相伴过“六一” 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许多家长都愿意陪孩子一起选购图书,以此作为礼物,让儿童节过得更加有意义。 asianewsphoto/梁志杰
图2: 近几年,内地多次出现消费者到港澳地区购买奶粉现象
图4:奥特曼玩具样品
■本报首席记者 胡 军
今天,是新中国第62个六一国际儿童节。国际儿童节又称儿童节,是世界各国为了保障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改善儿童的生活,反对虐杀儿童和毒害儿童的节日。
1925年8月,54个国家的爱护儿童代表,聚集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儿童幸福国际大会,通过《日内瓦保障儿童宣言》,首次提出了国际儿童节的概念。但是,由于世界各国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和意识形态差异,各国的儿童节的活动时间也不尽相同。自1949年起,我国正式取消自1932年开始的每年4月4日儿童节庆祝活动,将每年的6月1日定为国际儿童节。
目前,国内的儿童节庆祝活动方式大多分为两类:一是有组织的文艺汇演等集体活动;二是长辈送玩具礼物或陪孩子游玩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儿童的健康发展越来越重视。对于绝大多数的国人来说,经济的快速发展,保障孩子的基础生活物质供应已经不再是棘手的问题,而儿童用品的安全问题,却让许多消费者放心不下。
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记者调查时发现,由于近年来一系列消费安全事件的发生,许多家有儿女的消费者对于儿童用品的安全性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不信任心态。在采访中,很多消费者表示了“买得起产品,买不到安全,买不到放心”的担忧。
出口内销双标准 儿童用品令人忧
■本报首席记者 胡 军
日前,国内儿童玩具业曝出出口内销的双重标准。据有关部门公布的一项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国内市场上销售的塑料玩具,很多含有危害儿童健康的邻苯二甲酸酯。据悉,目前包括欧盟、北美、东南亚等地区在内的许多国家均已禁止生产和销售含有该物质的玩具。另外,国内生产的相当一部分色彩玩具含有多种危及健康的超标重金属,部分玩具产品的重金属含量虽然符合国内标准,却远远超出欧盟标准。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国内企业生产儿童玩具有两套标准。出口的标准很高,使用无毒无害的漆和原料,而国内使用的是存在很多隐忧的低成本染料和原料,玩具生产内外有别。在欧美等国家与地区,邻苯二甲酸酯在儿童产品中已被禁止使用,而我国对于玩具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要求并无相关规定。欧盟对玩具中特定重金属的限制有19种,而我国玩具的国家标准只对8种重金属有限量规定。
“很正常!虽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确实正常得不能再正常了。因为国外对进口产品质量标准高,检测严,而且处罚严重,所以基本上所有出口的产品都是优质的。而国内产品质量标准并不高,而且检测也没那么严格,处罚力度对于企业来说也不是大问题。”深谙其道的某知名外贸公司负责人黄先生告诉记者:“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哪方面都一样,出口的肯定比国内的用料好、工艺好、把关严,看看市场上那些外贸品店的火爆就知道了。”
记者在近年的采访中发现,国内许多为儿童生产食品、服装、玩具等用品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确实存在双重标准。以儿童奶粉行业为例,某知名乳制品企业对于原料的分配标准是,优质原奶用于出口产品,品质稍差的原奶用于在国内销售的产品。
此外,记者还调查发现,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部分企业在产品质量方面采用双重标准,而在价格方面却外贱内贵。“在香港买的国产奶粉,不仅质量好,而且价格比国内便宜多了,像我买的这种奶粉,国内卖240多元人民币一桶,在香港卖则180多港币,折合人民币不过100多块钱。买上几箱奶粉带回去,往返香港的机票钱就出来了。”日前,第一次去香港旅游的湖南消费者邢女士在接受采访时,对于自己的亲身经历至今仍难以忘怀:“搞不懂,在香港消费,东西比内地的好,价格还比内地便宜,都是一个厂子生产的。我的一些朋友甚至从美国、欧洲往国内带国内企业出口的产品,在那些国家购买,竟然比国内的价格还要便宜,同一个品牌的产品,在国内的质量怎么就不行呢?这完全不符合基本的市场规律。企业用最好的原料,最好的工艺做出最好的产品,出口到国外,加上关税还卖得那么便宜,而留在国内销售的产品非得卖这么贵吗?用在国内市场获得的利润去补贴国外市场有必要吗?是不是外贸政策、质量标准、定价机制哪个环节出了什么问题?”
在调查中,受访城市的消费者都表示,只要经济条件允许,价格能承受,基本上都会优先考虑进口的儿童用品,以保证安全;其次是考虑国外品牌的国产货,最后才考虑国内品牌的产品。
对于这种非正常的市场现象,资深市场观察人士罗先生表示:“虽然大家都很清楚,部分外国品牌对国内也采取双重标准,但和国内企业确是相反的,人家都是把最好的产品提供给国内的消费者,而对销售至国外的产品降低标准。即使是这样,很多产品的质量也仍然比很多国内企业可信。从层出不穷的这种奇怪现象便可看出,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信任危机,是一个难以预知后果的巨大隐忧。”
儿童读物亟待返璞归真
■本报首席记者 胡 军
“这到底是买书呢,还是买纸啊?”日前,北京市朝阳区6岁孩子的家长郭先生指着塞得满满当当的书柜,脸上堆满了疑惑:“厚厚一本书,封面封底全算上,一共十几页,上面写的字最多也就500多个。但价格不便宜啊,好几十块钱一本。你看吧,就孩子那小书柜,比我这大书柜的书价钱还高。”
记者翻阅了一套标价112元的图书,上面印有“中国第一套儿童情绪管理图画书1”的字样,全书共4本,内容分别为“我不想生气、我不愿悲伤、我好快乐、我很善良”等,全部为铜版纸印刷,每页均为硬壳纸。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此类图书不在少数,多数采用精美的铜版纸印刷,很受儿童欢迎。
六一节前,记者随机对北京、上海等地部分书店进行了走访,发现儿童图书已经被提升到超过畅销书的地位,全部摆放在最显眼的“黄金”位置。
在北京市海淀区一家书店内,老板告诉记者:“现在儿童图书数量非常多,我们也是从中挑选一些我们觉得还可以的卖。总体感觉还是乱,各有各的说法,我们也不好评价,但书价高、用纸厚、装潢太华丽的问题确实比较突出。说实在的,很多书的内容确实不敢恭维,到底要给小孩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非常的混乱,不清楚,过度追求所谓的新潮。”
据记者了解,目前出版市场上的图书,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减少文字内容,更多采用图片,采用厚重铜版纸印刷和精美装潢的趋势,在儿童图书方面表现更为明显。“许多图书上下留那么大的空地,太浪费了,也不环保,不绿色,应该倡导绿色出版,”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记者偶遇一位老学者:“有些儿童图书,说是画册吧,没有以前连环画那样的内涵。说是书吧,那字也太少了,真是字字金玉啊!”
在北京某出版社的陈列室,记者看到,越是新版的图书所用的纸张越厚,印刷版面的内容也越少。“没办法,就这个趋势,你要还按原先的老思路印刷,市场上就不认可。现在虽然消费者对于印刷装潢太好的书,在价格和内容方面都有意见,但买的时候第一眼看到的还是包装。再好的东西,再好的内容,卖不出去,哪个出版社愿意出啊,直接奔着赔钱去?”对于记者的提问,这家出版社市场部负责人直言不讳:“做为市场化的企业,赢利是第一位的。当然,也有社会责任,对内容进行把关,不做对孩子可能有误导的内容是最基本的原则。但对于一些小的出版社来说,可能连这点都很难做到。”
部分儿童益智游戏、动漫被指缺乏教育意义
■本报首席记者 胡 军
“都是些什么呀,一点教育意义都没有。”架不住儿子软磨硬泡,耐着性子陪着4岁的儿子刚刚看完近日被媒体热炒的奥特曼 45周年纪念电影——《宇宙英雄之超银河传说》的北京消费者董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难以掩饰内心的愤怒与失望:“既没有科幻片的科技含量,也没有人文意识,更谈不上哲学思想,就是简单的打呀打,但就是这样的东西,让小孩着迷!为什么呢?国内的游戏、动漫企业是不是该醒醒了,盲目地追赶什么国际潮流,跟国际接轨,先让国内的孩子了解了解中国吧。”
记者调查发现,在与国际接轨的社会大潮下,目前国内多数纯商业化操作的益智游戏、动漫大多存在国外产品的影子。而连环画类等具有我国深厚传统色彩的国内游戏、动漫产品却陷入发展困境。
在北京知名的玩具批发市场——百荣世贸商场,记者看到,多数玩具都与时下流行的动漫游戏产品直接挂钩,真正能有效地表达我国文化的产品很难见到。“作为一个有着5000多年历史文明的国家,我国所拥有的传统文化资源在全世界都是无可比拟的。为什么在转化到益智类的游戏、动漫上就这么难呢?根本原因还是重视不够,人才流失严重,人才培养断档所致。因为这些东西不适应也不可能在课堂上教授,必须在现实的操作中,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才能真正地传承,但现在确实没有这种环境。”某知名动漫企业技术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的年轻技术人员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了解的较少,所知道的都是一些零散的文化元素,做出来的东西很多都是中国元素与国外潮流的结合。说难听点,就是四不象。没办法,经济社会嘛,能被社会所接受,能带来经济效益的产品就是好产品,至于其它的,企业很少会真正去考虑。”
在北京市丰台区方庄某小区内,几位正带着学龄前儿童在玩耍的年轻父母告诉记者,玩具的问题是家长们最为头疼的。因为不了解玩具的更新换代,所以都是根据朋友的推荐、广告或孩子的直接要求去购买玩具,尤其是益智类玩具。绝大多数所谓的益智类玩具都是一些简单的模块组合,只需要儿童去进行简单的拼凑就可以,对于儿童的创造性和思维开发并没有什么意义。记者发现,在儿童们玩玩具的时候,听到最多的就是“变形”“合体”之类的词语。
对于目前的益智玩具产品,在北京经营玩具近10年的张先生非常有感触:“基本上所有的玩具来了,我都会自己先玩,一来是熟悉产品的功能和质量,方便推销;二来是得教来买的孩子怎么玩。很多益智玩具都是预设思维,也就是成人根据自己的理解,预先设定了玩具的玩法,这变相限定了孩子们的思维方向。我最大的感觉就是,现在按标准化生产的玩具离孩子们真实的生活越来越远了。不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儿童玩具与现实生活贴得很近,大多数自己动手就可以实现内心的一些想法,表达一些只有孩子自己才能理解到的东西。”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