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和谐社会需要传统节日
作者:翁敏华


    ■翁敏华
  在我国,一年四季12个月,季季有节日,月月有节日。国人按照自然节律生活、劳动、恋爱、生育,春种夏锄,秋收冬藏。传统节日与当今发展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使命,不但不相左,而且还具有促进作用。因此,传统节日是我国的文化基因,是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民族情感的载体。
  无论是新年、清明、端午还是中秋,如今,我国的传统节日已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热门话题。那么,在现在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该怎样过传统节日?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去体现传统节日的意义。首先是和谐天人:恢复对自然的亲近。这里所谓的“天”泛指大自然。从节日的派定看,我国自古重视天、重视天象。一月一元旦,一年中第一个冉冉升起的旭日;三月三上巳,蛇开始活跃了,人们可以亲近春水了;五月五端午,毒虫百脚需要好好对付,才能平安度夏;七月七是星星的节日,中秋是月亮的节日,九月九去登山,斑斓的秋山是一年中最美的景色。
  过去,人们与大自然多么接近和敬重。而如今,全人类的一个关键词是“环境保护”。环保不只是谁排污谁受罚的问题,还有更加基本、更加重要的事要做,比如:保护我们健康的传统文化,恢复和发扬向大自然学习、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的种种心态与生活方式。
  其次是和谐人事:恢复对人情的呼唤。人们正在为建设和谐社会而努力。无庸讳言的是,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的人际关系中出现了一些令人十分忧虑的现象。邻里关系变得冷漠,电梯成为有人而无声的世界。
  传统节日,历来就是人们和谐人事的一个有效的时间节点,是人们心灵沟通的一个有效的平台。在孔夫子时代,人们过年,就是“乡人傩,一国皆若狂”,举国狂欢,真正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直至今天,人们同样将新年当成一个与亲朋好友相互走动、沟通的时间节点和平台。
  最后是和谐身心:恢复对生命的关怀。今天,人们的一些心理疾患,抑郁、狂暴、不快乐、幸福指数低,多是由竞争压力大、物质过剩、过度消费和享乐主义造成的。传统节日可以而且应该成为治疗这些疾患的一剂良药。    如今,人们过日子太容易了,那么在节日里,就应该来一个不那么容易的方式——自己动手过节。汤圆、饺子、粽子都可以自己包出来,这样一来,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也感悟了人生,对食物给予我们营养感恩;对养育我们的父母及长辈感恩;对培育自己的师长感恩。
  在一个个自古及今的传统节日里,我们善解天意,善解人意。明天,也许我们又要各奔东西,但至少今天,借助传统节日,我们可以温暖自己、温暖别人。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5 版:文体市场】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和谐社会需要传统节日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