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内龙舟竞渡外国小朋友学习包棕子
■本报记者 邓曦涛 文/摄
端午小长假期间,北京市举行了丰富多彩的庆祝端午活动。记者从北京市旅游委获悉,全市16个区县根据端午节民俗推出了163项文化、体育、民俗等活动,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极大地刺激了北京市民在市内的旅游出行,这其中包括了包粽子、咏诗歌、赛龙舟等,另外还有多种采摘活动。
在北京市顺义的活动主会场,舞龙、南北狮、中幡、打花棍、特色空竹、曾庄大鼓等表演热闹非凡,极具民俗特色的精彩演出引得现场观众叫好连连。京派内画鼻烟壶、“面人郎”面塑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彩塑京剧脸谱、曹氏风筝工艺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人均在活动现场献上手艺,还在现场传授其技艺,让观众大开眼界的同时也学习到一些传统工艺的制作方法。其他各区的祭祀及竞龙舟活动、端午民俗游园会、斗百草活动、北京民俗文化趣谈等也受到游客好评。
记者在北京延庆活动现场看到,主办方还选拔了民间高手在岸边举行包粽子比赛,特意邀请了在京的外国友人现场学习包粽子,并让他们现学现卖,现场的中国观众也纷纷热情参与,不少行家里手当仁不让地当起了师傅。夏都公园内还举办了热烈的龙舟竞渡比赛,来自北京各个大学的学生组成多支队伍参加比赛,精彩激烈的比赛引得观众阵阵欢呼,而旁边的舞龙队也敲锣打鼓,为获胜的队伍助威。一位参赛选手对记者说,“民俗是文化的根,众多的民俗节庆是中国旅游的宝贵资源,年轻一代更应该积极参与,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
据北京市旅游委统计,端午小长假北京旅游市场稳中有升,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311万人次,同比增长11.6%;旅游总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14.9%。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再创历史同期新高,涨幅达到两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