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40多年的发展,美的从一个5000元起家的小作坊成长为一家以白色家电为主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产业集团,目前拥有3家上市公司、15个国内生产基地、3个海外生产基地,全球员工20万人,总资产超800亿元。2010年,美的销售收入达1150亿元,跨入了千亿元级企业行列。
发展:
谱写家电传奇
2010年10月,美的集团正式对外宣布全集团2010年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元大关,新世纪前10年增长10倍。按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0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门槛,美的足以晋身三甲。
在很多人看来,美的的成长史简直是一个不可能发生的奇迹。1968年,何享健带领23位北滘人集资5000元创办了生产塑料瓶盖的“北街办塑料生产组”。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美的1981年切入风扇业;1990年,销售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2000年,美的集团实现百亿元跨越;在接下来不到10年的时间里,美的集团又轻松越过千亿元大关,到2010年创造了1100亿元销售规模。放眼整个中国制造业,无不称这是“美的传奇”。
回顾美的的成长历程,有着敢“吃螃蟹”的胆识和智慧:1992年,率先进行股份制改造;1993年,成为中国第一家乡镇企业改制上市公司,快人一步向现代企业管理的转型;1997年,推行以产品为中心的事业部制变革,分权管理和授权经营模式登上舞台;2001年,MBO实施,完成了产权和分配机制改革的“惊人一跃”……
资料显示,美的集团目前是国内名副其实的“白色家电全能者”,旗下拥有美的电器、威灵控股(香港)、小天鹅等3家上市公司,全球员工20万人,构建起了完整的空调、冰箱、洗衣机、洗碗机、微波炉、小家电等产业链群,包括空调、风扇、电饭煲、微波炉在内的逾20多个家电品类产销量居行业前茅。一系列的数据显示出美的品牌的辉煌:在2010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上,美的品牌价值达到497.86亿元,位列全国第6名。在2010年评选的中国500强企业中,美的排第67位;广东省500强企业中,美的排第4位;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中,美的排名第1位。“十一五”期间,美的集团纳税160亿元,投资210亿元,其中2010年纳税50亿元,投资90亿元。
美的的高速发展不仅成为新粤商崛起最成功的个案之一,也见证了中国民企生长的力量。
突破:
从北滘人到世界人
美的跨入千亿元级企业行列,此刻的顺德人早已跨越了当年的地域界线。美的人员构成正在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变化。“60年代用北滘人、70年代用顺德人、80年代用广东人、90年代用中国人,21世纪用世界人。”人才聚集的宽度和深度演变为企业发展源源不断的核心动力。目前,有超过200名的美、日、韩等国外专家扎根美的顺德总部;就连美的集团董事局,除了创始人何享健是顺德本地人外,其余董事也都来自五湖四海。这样的民企,已经具备了现代企业的内核。
收与放的从容让美的42年的生长没有过多的跌宕起伏,可以在这10年间风起云涌掀起20多场并购,颠覆数个产业领域的格局,也能在手机、电厂等看似遍地黄金的时代按兵不动,避免了狂热引致的大起大落。“是进是退,关键还是要看我们是否掌握这个行业的核心技术、是否有足够的人才储备。”美的集团董事局主席何享健一语道破其中的玄机。从上世纪80年代引入“星期六工程师”,到1991年在中国乡镇企业中第一个聘请博士,再到连续15年重奖企业科技功臣,美的人才立企、科技兴企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了决定了其“长跑”的耐力。
跨越:
机制创造发展动力
家电是中国竞争最惨烈的行业,美的为什么会如此迅猛地发展?答案是竞争力,更是支撑超强竞争力的机制。
美的的分权,从当初不得不为之的应急举措,逐渐演进成了企业管控模式的核心。2009年8月,美的电器发出一则公告:方洪波接任美的电器董事长并兼任CEO。外人都在慨叹“英雄归隐”,美的内部却波澜不兴,根植于心的企业法则再度显示出巨大的惯性效应——“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变,即是无处不在的创新。企业创始人甚至连董事都不做,这在中国民企里绝无仅有。“美的的运转靠的是机制,能够把平凡人组织起来,做一件不平凡的事业,这才是一个伟大企业。”美的日电集团CEO黄健如是评价。以分权为内核的现代企业治理制度逐渐成熟,使美的集团成为中国民营企业里少数几家初步建成以资本为纽带的母子公司投资控股型企业。当年薄薄几页的分权手册如今已厚达70多页,国内经济学界对“美的是中国分权胆量最大、最成功的民营企业”的论断几无争议。“十一五”期间,美的的管理体制持续创新,组织结构不断优化。美的电器股权分置改革,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公司治理结构;资本市场再融资,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特别是中央空调、冰洗产业;电机业务重组上市,为威灵控股打造良好发展平台;并购小天鹅及收购荣事达股权,为集团做大做强冰洗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并购海外上市公司,开启了美的跨国并购,全球化拓展迈出坚实一步;并购贵雅项目,布局节能照明产业,培育集团新的增长点。
对于未来,美的已确立了新5年规划——再造一个美的,至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2000亿元,成为全球白电三强,力争进入世界500强。千亿元级的美的,以一种出发者的姿态,继续前行。
●链接
美的大事纪年
●1990年-2000年:从1亿元做到100亿元,10年增长100倍;
●2000年-2010年:从100亿元做到1000亿元,10年增长10倍;
●2010年-2015年:再造一个美的,冲击2000亿元。
1968年,何享健等23位顺德北滘镇居民集资5000元组建“北滘街办塑料生产组”,开始了创业历程,生产过塑料、金属制品,也生产过汽车配件。1980年,更名为 “顺德县北滘公社电器厂”,生产明珠牌电风扇,开始进入家电领域。
1985年4月,成立“美的空调设备厂”,正式进入空调行业,开始了窗式空调机的组装生产。
1988年,美的电器公司实现产值1.2亿元,成为顺德10家超亿元企业之一,其中出口创汇达810万美元。从零到1亿元,美的花了8年的时间。
1996年美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事业部制改革。自1997年起,美的连续多年实现高速增长。到2000年,销售收入翻了近两番。最终在2000年,当时所有品类全线告捷,实现销售收入105亿元,比1999年同期增长31%,比10年前增长了100倍。
2010年,集团整体销售额达到1100亿元,海外销售达50亿美元,综合实力全球白电前5强。当年品牌价值为497.8亿元,位居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6位,并在今年初被国际品牌价值评估权威机构BrandFinance评选为全球最有价值500品牌之一,是唯一入选的中国家电品牌。
目前,美的白色大家电整体竞争力全面提升,家用空调全球排名前两位,冰箱洗衣机国内排名前两位,中央空调国内品牌第一。小家电产业集群综合规模位列全球前三,电饭煲、电磁炉、电压力锅、饮水机、电风扇、电暖器排名行业第一,洗碗机排名全球前四,微波炉、豆浆机不断缩小与第一品牌的差距。美的还拥有竞争力强大、面向市场的家电配件产业,空调压缩机、空调电机、洗涤电机等居于行业领先水平。
本版文章均由本报记者李燕京采写,图片均由美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