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医患冲突呼唤第三方调解机构
作者:叶祝颐


    ■叶祝颐
  8月23日,江西省南昌市第一医院门前发生一起大规模的持械斗殴事件。这起斗殴事件涉及30多名患者家属及50多名院方人员,械斗共造成15人受伤,3辆面包车受损。记者发现,医院参与械斗的一方很多人都穿着统一制服,佩戴头盔和警用背心,也有部分人员身穿便服。这些人手持的棍棒上绑着红色布条,或者把红色布条系在胳膊上(据8月25日中国广播网)。
  在医疗鉴定结果出来之前,我们不能武断地说医院对患者死亡负有责任,死者家属围堵医院讨说法的做法值得商榷。但是,刚刚经历失去亲人痛苦的家属情绪比较激动也是人之常情。面对患方的过激行为,院方本应该耐心劝解,难以奏效时应报告警方与上级卫生部门,由其依法处置。但是,在这次事件中,院方组织50多人与患者家属发生械斗,导致人受伤、车受损。有目击者指证,统一佩戴红色布条的人就是医院请来的打手。救死扶伤的医院成了“精武门”,谁还敢来这样的尚武医院看病?
  笔者认为,开展医疗鉴定,查清患者的死因,还原械斗事件的真相,依法依规进行处理,无疑十分必要。如果是院方雇佣社会人员甚至豢养打手围殴患方,问题的严重性自不必说。就算是医院保安、医生自发维护秩序,与患者家属发生这样的冲突,也丧失了起码的职业道德底线,院方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医患纠纷是一个带有共性的社会问题,用武力解决问题,是行不通的。医患纠纷背后隐藏的深层医患矛盾值得反思。个别医生开大处方、大检查单、收红包,个别医院重复收费、见死不救……在医德滑坡的现实语境下,一些患者对医院缺乏信心,医患纠纷不断。而且,医疗事故鉴定往往由同一个圈子的医生完成,“兄弟给兄弟做鉴定”,其可信度难以让人信服。由于医疗鉴定的结果往往不利于患方,影响了患者对医疗鉴定的信任。医患双方大规模械斗,只会关闭医患和解之门,让医患双方完全对立。
  尽管存在这种情况,但是,化解医患纠纷并非无路可走。笔者认为,一些地方设立第三方机构免费调解医疗纠纷的做法,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把医患纠纷交给中立第三方,既为患者提供了一个免费制度出口,第三方机构在公正性方面也易于得到社会认同。而且,通过非诉讼方式解决争议,为调处医疗纠纷提供公益性服务,还能使医患矛盾解决方式更加柔和。成立一个专门的公益运作机构,有利于降低患者维权成本,提高医患纠纷处理效率,无论对患者还是医院,都是有利的。在医患矛盾不断出现的当下,组建第三方机构免费调解医疗纠纷,打破医院单方面话语权,医患博弈将会逐步趋向公平。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医患冲突呼唤第三方调解机构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