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准入门槛低造成团购网站良莠不齐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游 婕
只要48元就能享受原价128元的牛排套餐,只要65元就能体验价值1298元的美发套餐,只要188元就能获得价值3980元的豪华邮轮旅游套餐……如今,以超低折扣著称的网络团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参与。然而由于监管难度大,维权困难,团购带来的问题也接踵而至。不少参加过团购的消费者发现,服务打折、设置消费双重标准、商品以次充好、退换货难等现象屡屡出现。针对团购中存在的商品和服务质量缩水等问题,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记者调查
商品和服务质量打折扣
现象一 团购容易消费难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餐饮、美容、保健等服务类商品的团购中,商家在兑现服务时出难题的现象时有发生,消费者付款容易,想要消费却难上加难。
北京消费者宋小姐向记者反映,她在网上团购了一张KTV消费券,注明了任何时间段都可以使用。但她先后几次拨打商家的预订电话,都被告知没有空位。后来,她索性和朋友直接来到KTV店要求消费,又被前台服务人员告知:团购用户没有预约的话,无法安排包厢。而宋小姐明明看到,没有使用团购券的消费者到店却可以正常消费,完全不是商家所说的没有空位。
记者从中国消费者协会也了解到一起典型投诉:一位消费者在网上团购了98元的美发套餐,给商家电话预约某理发师接待。商家工作人员称该理发师的客人已经排到半个月以后,而消费者坚持预约该理发师,商家最终同意将预约时间推迟到20天后。消费者按预约时间前往,却被告之该理发师生病不能接待。更让消费者气愤的是,商家矢口否认消费者曾经打电话预约薛某理发,且坚称“对于网上的团购活动,商家有最终解释权,团购客户根本就不能指定理发师”。
现象二 服务内容偷工减料
一些网友告诉记者,参与团购消费时经常发现,商家设置双重服务标准,在超低折扣下商家往往会通过偷工减料、服务大打折扣等手段谋取利益。
北京消费者孔女士以26元的价格团购了原价142元的某咖啡厅的“幸福滋味西式风情牛排套餐”,可她到该店消费时却大失所望。“网上图片中的牛排有大量的配菜并且配有酱汁,可实际端上来的牛排配菜只有一片西红柿,酱汁根本没有,套餐中的罗宋汤量只有平时正常消费的一半,餐包也与图片不符。”
刘小姐在网上底价团购了一家美容店的身体按摩项目,商家的态度很热情,但安排的服务人员明显是新手,按摩手法、力度以及专业知识很欠缺,让人觉得是拿消费者练手艺。本来是两个小时的服务,不到一个小时就草草结束。
现象三 商品以次充好
记者调查时发现,有关团购商品存在假货、以次充好的投诉帖在不少网站出现。在记者采访的10多位有团购经验的网友中,买到次品的有3位。
今年1月中旬,北京孙先生在网上团购了两件不同颜色、不同尺寸的内衣,看图片感觉款式和质量都很好。可是左等右盼,直到2月底才收到,内衣和当时网上的样式完全不一样,做工粗糙,而且颜色和尺码也不对,根本没法穿。当孙先生回网站去查当时的订单内容时才发现,商家在2月22日已悄悄地把团购内容和信息都改了,以前的图片和内容被劣质内衣图片所取代。“稍不注意就会遇到假货陷阱。”消费者赵女士说,她曾在网上团购了两瓶伊卡璐草本洗发露,收到后发现和以前在超市所买的无论从包装瓶的硬度,还是从香味、液体的浓度方面均有所不同,怀疑是假货。
●权威数据
服务质量成投诉热点
前不久,中国互联网监测研究机构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发布了《2011上半年中国网络团购用户调查报告》,结果显示,我国四成网民参加过网络团购,接近一半的网民对团购商家的服务质量不满意。其中,有13.15%的用户投诉过团购服务,投诉中48.1%是嫌团购商家的服务质量差,34.7%认为商家未兑现服务,33.8%对团购不退款或不能及时退款表示不满,还有25.3%的用户投诉遇到假货。
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部副主任皮小林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随着团购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频频发生,消费者反映团购的主要问题为货不对板,退换货难;服务注水,价外有价;高标低折,吸引眼球;线上诱人,线下限制;服务超售,兑现困难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与监管和法规的滞后有关,也与团购行业诚信意识的缺乏有关。”皮小林说。
记者调查发现,团购网站已经成为网上购物投诉的热点。据团购导航网站团800投诉监督区的统计,从去年12月至今年5月,团购投诉逐月猛增,月增长率高达34.53%。8月份仅在22日至28日一周时间,就收到团购投诉293起。中国消费者协会的统计显示,今年年初以来,国内团购投诉成倍上升,其中北京、广州竟以10倍左右的速度增长。
不可否认,一些团购网站提供的团购服务确实让不少消费者在省钱的同时,享受到了购物的乐趣。然而,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这种消费者和网络平台、供应商互不照面的购物方式,被一些缺乏诚信甚至不法经营者所利用,不少消费者不仅没有体验到团购的乐趣,相反,其合法权益还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
●业内分析
门槛低导致恶性竞争
据团购行业的有关统计数据,截至今年7月,全国团购网站数量已经突破了5500家,团购用户数从2010年底的1875万增长至2011年中的4220万,推动着团购月度销售总额也不断创出新高,仅今年7月,全国团购销售总额高达18.9亿元,环比增长15.3%。“目前团购市场存在虚假繁荣的问题,由于团购网站的低门槛,短期效益显著,投机性较强,成为众多创业者的首选,直接导致了很多并不真正想做团购的企业或者个人加入团购大战,导致目前的团购网站良莠不齐,同时也是导致服务水平低、诈骗、投诉激增的原因。”易观观察家何玺指出。
记者了解到,花费几万元,租赁一间办公室,雇佣几个工作人员就可以拉出一个团购网站的队伍,剩下的拉商家谈合作,基本没什么技术含量。有业内人士指出,门槛低造成团购网站大量涌入,为了拼价格、拼效率,导致以牺牲产品质量和消费者体验为代价。对此问题,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投诉部有关人士也向记者指出,目前还没有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规范团购。正是因为团购网站的技术门槛很低并缺少监管,相比较实物交易维权更加困难,给一些不法的团购网站提供了可乘之机,这是团购行业投诉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记者在采访中,还有消费者提出质疑,目前团购以价格作为唯一的竞争武器,由于对低价无限制的追求,商家无利可图,只好降低服务和产品品质。针对这一问题,拉手网CEO吴波表示,团购集中爆发的用户量,如果超过了商家店面的实际承载能力,就会直接导致服务品质的下降。看来,在低价和产品品质之间,团购网站及商户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才能持续发展。
●专家观点
完善法规加强监管
在采访中,一些消费者向记者表示,团购中产品质量差、服务打折扣等问题屡见不鲜,已经没有安全感。目前,单纯的低价已经不能成为打动消费者的利器。有品质的产品、有保障的服务、良好的消费体验等等,都成为消费者选择团购网站的指标。
易观观察家何玺对记者说,目前多数消费者对于团购仍持肯定态度,调研过程中77%的消费者表示将会继续关注网络团购。由此可见,未来团购规范化后,市场规模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这个时候,团购网站更应该从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和诚信度入手,研究增强用户黏度的对策,这才是团购网站生存和发展的长久之道。
针对目前还没有专门规范团购的法律法规的问题,北京朝阳律师事务所律师裘叶说,目前在团购当中出现了很多质量问题,包括网站的信用问题等等,有必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目前的团购市场。他认为首先应该设置一个准入的门槛,对团购网站的资质进行审核,符合标准的才可以进行团购业务。另外还应制定相关的标准考核团购网站的诚信,对团购网站的信用进行一个评级或者分级,让消费者更好地选择一些网站来进行消费。
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部副主任皮小林认为,由于我国的消费环境还处于不断完善中,社会信用体系尚不完善,加之网络团购涉及环节较多,在一般消费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在快速发展的团购行业中表现得更加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与团购企业诚信意识欠佳有关,还与监管和法规滞后有关。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受损金额较小,而维权成本较高,使得许多消费者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常常选择放弃维权。皮小林建议,针对这一情况,可引入第三方机构,代表消费者进行公益维权。当商家遁形时,消费者也可以向该公益基金申请补偿,从而避免无处索赔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