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MBA中外合作办学:行走在灰色地带
作者:杨亮 靳晓燕 邱玥
图片


  (资料图片)
  细心的人们可能会注意到,一些号称可在国内进行MBA招生的“克莱登大学”,常常打着与北大××中心、清华××中心合作的旗号,不是将办公地点隐匿在北大、清华附近的写字楼内,就是把教学点设在北大、清华之中,甚至连师资团也大肆号称由北大、清华名师组成。
  那么,这些机构到底在搞什么名堂?他们与名校又有着怎样的关系?笔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洋证书傍上名高校
  近日,笔者来到与北京大学仅一墙之隔的北大资源大厦,在这里各类国际MBA招生代办机构多如牛毛。笔者找到了一家名为美国高登亚太信息技术研究院的中介公司,工作人员称可以提供没有得到国内教育部认证的美国大学的进修业务。对于这些大学的资质,这里的工作人员直言不讳。
  据了解,正规的国外大学留学一般需20多万元人民币,而申请一些“野鸡大学”则只需7万元人民币左右。对此,工作人员解释道:“只需要在北大、清华等国内名校听课,不出国就可以拿到文凭。”
  同样和名校挂钩的还有声称与北大教育培训中心合作引进的美国理工大学教育项目,该项目的宣传广告商写道:“顶尖的清华、北大、人大等校的著名教授、专家任教;面授地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或其他著名高校”。由此不难看出,该宣传广告的字里行间中透着与国内名校的暧昧不清。
  此前,澳门城市大学内地班的一则招生简章就曾经声称,其特聘的著名教授有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魏杰,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伟、教授于洪波等人。那么,这些经济学界鼎鼎大名的专家究竟与该内地班有没有关系?为了解答这一疑问,笔者致电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对方先是否认该院有于洪波教授,后又称该教授偶尔会来上课,答应帮助联系,但此后就再也没有回音了。某位同样出现在许多MBA招生宣传手册中的某著名经济学教授承认,他曾经去给社会上各类MBA研修班、课程班讲过课,并认为这没什么可避嫌的。名教授、名高校、名机构……这一串前缀听起来很奇幻,也很吸引人。笔者调查发现,这些大学、机构都心照不宣地将办公地点选择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名校校内或附近,有的直接租赁学校的教室作为上课地点,甚至公开聘请名校的老师给学员上课,傍名校的架势一目了然。
  合作办学哪种可靠
  在调查中,笔者与几所国外大学所声称的合作办学高校取得了联系,当询问该国外大学在教育部未获认证,其办学资格是否合法时,接电话的工作人员均含糊其词。但当笔者对合作班表示有兴趣时,这些工作人员便立刻改变态度,大力地向笔者推荐其所在机构颁发学历证书的国际性和含金量,并极力鼓动笔者尽快办理、早日交费。
  据了解,教育部涉外监管信息网是教育部发布教育涉外活动监督与管理信息的专门网站,可查到授予国外学位等信息。但当笔者在上述网站查询美国高登大学的文凭认证时,却没有找到任何相关信息。
  对此,一些教育专家指出,目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确存在把关不严现象,教育部门虽然有着严格的审核制度,但许多国内院校和培训公司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便和国外一些三流甚至不正规的大学开展合作办学,他们多夸大所颁证书的含金量,以此误导学生,这种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目前合作办学的整体教学质量和声誉。教育部对这一问题一直非常重视,并采取过许多措施。
  据了解,目前,正规的国外大学通常都规定,学生必须参加90%以上本校教授授课才能获颁学位证书。而国内许多合作办学机构,用国内的教材和老师,最终却颁发国外大学的学位证书。这样的学位证书,其本身价值令人质疑。但据了解,国内目前98%以上的合作办学机构基本上都用这个模式。
  笔者从教育部门了解到,目前,我国只有获得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编号、统一格式的中外合作办学许可证或者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批准书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才可以依法颁发外国教育机构的学历、学位证书。
(杨 亮 靳晓燕 邱 玥)
  ●笔者手记
  办学逐利 斯文何在
  相对于国家体制内的MBA项目,中外合作的MBA项目由于套上了外方明晃晃的光环,而常常更加容易俘获学生的芳心。也正是因为利用了学生的这种心理弱点,某些冒牌的“野鸡大学”和非法合作办学机构才会乘虚而入,在耀眼的光环掩盖下,或者假冒与名校合办之名,或者夸大自己证书的含金量,或者摆出所谓的国际认证,更有甚者随意租个地方东拼西凑些老师就开课了。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刁庆军指出,由于中外合作办学的审批程序比较严格,一些项目开始不以中外合作办学为名,以试图规避《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管理,但本质并没有改变,不少高校仍纷纷通过中外合作办学的途径扩大招生规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受到市场多方因素的干扰,一些不具备办学资质的机构也纷纷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活动,并呈现出规模化、无序化的发展动向。
  一边是未通过认可的“野鸡大学”,一边是充斥市场的动辄数十万元的洋证书。笔者疑惑:在当前一些高校、教育机构、办学机构的趋利性越发明显的情况下,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滋养着这些不良办学的土壤?谁是这股升级文凭浪潮的助推器,谁又是同谋?
  “本是社会良知和道德制高点、人文精神风向标的大学,在利益大潮的裹挟下,已丢失了自我,这不得不让人反思”。北京大学教授黄益平担忧地说:“这些年提供MBA教育的学校和项目越来越多,但质量差别比较大。现在看来是供应超过了需求,实际是出现了泡沫。长此以往,MBA教育会出大问题。” (杨 亮 靳晓燕 邱 玥)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教育培训】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MBA中外合作办学:行走在灰色地带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