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请珍惜自己的网络话语权
作者:欧阳洁


      网络上一条转发频率很高的帖子说,现在有三件东西是人们每天出门必带的:手机、钱包、钥匙。很多人已经养成习惯:只要一有时间,就会通过手机查看信息,浏览网页,留意有没有未接电话。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推广应用,拍照、录像、发微博……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在公共场合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景,人手一部手机,大家都在埋头不停地输入信息。如果出门没带手机,心里就会不踏实。
  新兴媒介改变了人们沟通和交流的方式。比如,微博被人们称为“微力量”,然而“微力量”却不微。由于微博是通过人和人之间的相互联系,将信息传递出去,人们之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遍布社会的各个角落。在这里,可以即时传播新闻,可以发布求助信息,也可以针锋相对发表观点。广泛的传播性和透明性,也让微博成为公众宣泄情绪、表达诉求的一条重要渠道。如何利用好手机的新功能,也让一些人陷入两难境地。
  笔者认识的一家公司老总始终在为是否开一个官方微博而犹豫:不开吧,显得跟不上潮流,再说微博也成了企业营销的一个重要手段;开吧,又担心微博会变成一个客户投诉的集中平台,到时候如何应付?殊不知,无论开与不开,客户不满还是不满,只要淤积起来了,总会通过一个渠道集中暴发。而开通微博,就相当于打开了一个口子,只有积极应对客户投诉、回应各方质疑,才能一点点疏导客户的不满,提升企业的整体形象。
  微博也成为政府和百姓沟通的新窗口。善用微博,更积极地收集民意、畅通民声、回应质疑,能疏导不满情绪、促进社会稳定。在不少地方,政府微博已经成为政务公开的重要平台。例如,日本大地震导致核泄漏事件,其影响也波及我国,当时在不少地方出现抢购食盐的风潮。浙江政府部门及时回应,发布微博,用权威的监测结果消除公众恐慌,并承诺保证食盐供应,一时间平息谣言,化解了抢盐危机。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应当珍视自己的话语权,而不是一味以制造轰动效应的心态发布、传播虚假信息,鼓动负面情绪。拿手机世界来说,要维护这个信息交流空间的真诚、纯净,就要少一份忽悠,多一份理性。面对汹涌而来的信息潮,应主动甄别是非,辨明真伪,不被虚假信息蒙蔽、误导,不在手机信息潮中迷失。只有共同保护好手机带来的信息共享,才能让我们的交流更顺畅,信息传播更为准确、高效。 (欧阳洁)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1 版:数字生活·热点】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请珍惜自己的网络话语权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