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岳纲举)小米手机10月28日发布官方公告称,因电池供应、封装遇到困难,暂停发货5天,预计到11月3日才开始重新供应。这已经不是小米手机第一次食言,而此次小米公司将问题归咎于“不可抗力”的洪水。
小米手机自10月20日发售以来波折不断。10月26日,小米手机联合创始人曾表示,受到泰国洪灾对手机电池元件供应的影响,小米手机原计划第二周开始的每天2000部的发货配额,被缩减至每天500部。
比起刚发布时的万人追捧,现在小米手机在生产、发货、物流等环节遇到了不小的麻烦。小米手机在10月11日公布其发售计划时所预计的配额,第一周每天1000部,第二周每天2000部,第三周每天3000部,和9月5日预订时2天就超过30万部预订的需求形成巨大反差。对此小米公司曾经多次表示,他们将尽力加快生产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产能不足和期待太高,使得大批“米粉”苦苦等不到手机发货,而少数能够有幸在预订中排名靠前的用户,又在抱怨小米选择的凡客如风达物流体系过于“龟速”。
鉴于很多用户在论坛中表示不满,小米手机副总裁周光平在小米论坛上就此问题进行了解释。他说,小米手机上有几个MOS管和来电显示彩灯是泰国生产的,“因水灾,泰国工厂停产了一段时间,出货量大大降低,同时交期也不准了,并且一再推迟”。
周光平于10月29日在小米手机论坛进一步解释说:“我们前期只有少量备货。供应商告急的不只是泰国的厂商,其他如电池,也一直供货不足。”
他还透露,小米代工厂英华达目前产能足够,10月份每天可以生产4000部,11月每天可以生产8000部,但目前的主要制约因素是物料供应。
对于小米方面的解释,一些“米粉”表示,这充分暴露出小米公司缺乏市场经验和运营经验,在初期预订30万部手机的情况下只备了几天的零部件,让人难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