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泡温泉作为一个时尚休闲项目,正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为满足不断加大的市场需求,各地纷纷上马温泉休闲项目,建设各类温泉休闲场所。然而,发展速度过快也给温泉行业带来了诸多问题,如人造温泉冒充天然温泉、卫生条件差、保健服务人员资质混乱等。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也阻碍了温泉行业的有序发展,加强监管势在必行。
日前,记者从中国旅游协会温泉旅游分会获悉,今年该协会将根据2011年6月颁布的《温泉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以下简称行业《评定》)文件,对国内的温泉休闲场所进行星级评定。评定后,所有温泉休闲场所都应按照相应的星级标准进行经营,并在显著位置挂出星级标志,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那么,此次温泉评星级的标准是什么,对温泉休闲场所会有哪些影响,消费者将在哪些方面受益?本报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了解。
■本报记者 孟 刚
勾兑行为将被禁止
近年来,国内许多地区各种冠以“温泉”之名的宾馆、疗养中心、度假村争相开业。然而据记者了解,在这些温泉休闲消费场所中,不少温泉并非是天然的,而是在人工烧热的普通水里加入所谓的“硫磺温泉粉”勾兑而成的人造温泉。
记者在某购物网站上看到,其销售的硫磺温泉粉的成分有硫、钾、钙、钠、镁、硒等20余种矿物质,用1000克硫磺温泉粉勾兑1吨—2吨水后,即可造出温泉水。据介绍,此类仿天然温泉制剂,是由火山温泉区的沉淀物加工制成,能泡出浓浓的硫磺味。该网站上一家销售硫磺温泉粉的店主告诉记者:“勾兑后,温泉即现,其过程就犹如泡咖啡般简单,你想做什么样的温泉,就能买到什么样的配料。”
据记者了解,温泉大国日本的温泉至少分11类,日本严格规定温泉消费场所必须注明其温泉的成分,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做到这点,不过此次的评星级将有望改善勾兑温泉的现象。行业《评定》的主要起草人之一、云南省旅游业协会SPA与温泉分会副会长付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给温泉休闲场所评星级的首要目的,就是要对其温泉的泉质进行认证,也就是辨明其是真温泉还是假温泉。他表示,不管是5星温泉还是1星温泉,其泉质都必须是天然地热水,而不是人造热水。
企业准入门槛将抬高
在行业《评定》中对温泉的定义是:从地下自然涌出或人工钻井取得,水温高于当地年平均气温,并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微量元素。然而据记者了解,并非所有地下热水都适合开发温泉。如在云南,有种温泉叫“扯雀塘”,鸟儿飞过该温泉上空时常会因失去知觉而坠落。后经研究证实,该温泉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蒸发升腾后会在空中形成毒气团,所以鸟类经过时就会因中毒而坠落。
近几年,温泉消费已被我国消费者广泛接受,成为一种时尚休闲方式,随之而来的,是我国的温泉休闲业呈现井喷式发展态势。为寻找温泉资源,不少投资者四处打井,一旦发现地热水就立刻开发,这种做法导致目前国内温泉资源开发越来越没有节制,而过度抽取地下热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天然温泉干涸,热水水位、水温大幅降低,甚至还会诱发部分地区地面沉降,并影响我国西部地区水环境等。因此,不少业内人士建议,限制、规范地下热水开采已刻不容缓,温泉开发项目须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机制。
对此,付溟介绍说,在行业《评定》中,对温泉企业的准入标准有明确规定,如温泉开发必须遵守地热资源、天然矿泉水地质勘探规范等,这势必有助于规范温泉行业的市场秩序。
夸大宣传将被叫停
有研究表明,温泉因含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所以对人体有保健功效,而其所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种类和多少则决定着温泉质量的好坏。然而,在利益的诱惑下,一些企业利用温泉的这一特性,不惜血本地进行宣传。在这些宣传中,不乏夸大其词,忽悠消费者的现象。如有的温泉休闲场所宣传泡温泉可以养颜美容、强身健体、治疗疾病,更有甚者恨不得说泡温泉可包治百病。这样宣传的目的当然是吸引、刺激消费,赚取更多利润。
那么,温泉的疗效到底是怎样的,是否真如商家宣传得那样神乎其神?对此,付溟介绍说,目前我国对温泉医学的研究还很欠缺,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完全确定温泉对人体的疗效。因此在行业《评定》中,将温泉对人体的作用定位为:能给人体带来辅助疗效,可令人放松。如北京小汤山温泉中含锶成分较多,泡后能在人体表面形成一层锶膜,对治疗皮肤病、关节炎等疾病有一定辅助作用。另外,含氟成分较多的温泉则有利于润肤养颜。付溟表示,此次评星级将对温泉休闲场所的广告宣传进行规范,禁止其使用含混或虚夸的广告语来误导消费者。
泉质说明将更详细
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各种各样、花样繁多的泡池成为温泉休闲场所招揽生意的一个法宝,但记者在调查多处温泉休闲场所后发现,这些泡池不外乎牛奶浴、咖啡浴、玫瑰浴、鱼疗、药浴等,相互间存在着明显雷同现象。这些五花八门的泡池是否会给评星加分?对此付溟告诉记者,不管温泉里加了怎样的“猛料”,评星时看重的都是没加料前的温泉泉质,因为这才是决定一处温泉好坏的关键。他认为,经营者们与其把心思花在搞泡池花样竞赛上,倒不如踏踏实实地做好温泉本身对人体的作用说明。其实,消费者们更希望准确地了解温泉泉质如何、富含哪些元素、添加了哪些元素、功效怎样等方面的情况,所以温泉的详细说明至关重要。
据记者了解,目前大多数温泉休闲场所在对水质进行说明时都比较笼统,一般只有水温、水深等基本要素。付溟表示,在此次评星级时,将根据行业《评定》中的相关内容,要求温泉休闲场所对其各泡池就泉质、适合人群、辅助疗效、禁忌4方面进行详细说明,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
配套设施及服务将提高
优质温泉并不能与优质服务划等号。付溟举例说,在有些地区,温泉质量非常好,消费者泡温泉的价格也很便宜,甚至在有些温泉休闲场所里,花五六元钱就可以泡一次。然而可惜的是,这些场所里大都既没有卫生间,也没有更衣室,甚至连毛巾都要自带。究其原因,就是缺乏系统开发和服务管理。“真是可惜了一池好水。”付溟说。不仅如此,即便是在一些规模比较大的温泉休闲场所里,细节也常常做不到位,如池水长时间不更换、厕所间隔不标准、通风条件不合格、保健按摩和救生人员资质混乱等。
付溟表示,此次的星级评定将参照国家风景区和星级酒店评定标准,对温泉休闲场所的各项设备设施和服务水平进行全面考评,其中包括综合卫生情况以及各项配套服务质量等。
●专家声音
标准难全面给力企业自律更重要
此次对温泉评星级在规范温泉企业配套设施和服务,以及明确标志方面比较容易做到,但对于温泉造假问题,可能还存在不给力的地方。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高峻认为,即便有了行业《评定》标准,监管部门也依然无法时刻对所有温泉进行严格监测,这就无法完全消除造假行为。所以在他看来,温泉行业更需要的是自律,温泉企业应承担足够的社会责任,这就要求其积极打造品牌。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企业提升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对其自身也起到了制约作用,因为品牌企业不会冒着毁灭品牌形象的危险去造假。
此外,北京地热协会秘书长姜再新认为,统一的行业标准对规范温泉企业的设备、设施以及服务水平很有作用,但作为地热水的温泉,其水质、温度千差万别,虽然有宏观规律,但微观上各有特点,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进行监管似乎并没有太大意义。
(孟 刚)
●小知识
如何辨别真假温泉
据有关专家介绍,要辨别温泉是不是来自地下深层,一般有4种简单的方法:第一,即便长时间泡在真温泉里,人的手指肚位置也不会发皱;第二,泡在真温泉中,身上皮肤会比较细腻;第三,真温泉闻起来有轻微的硫化氢味道,也就是俗称的“臭鸡蛋味儿”;第四,泡在真温泉里,能明显感觉到浮力。(孟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