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图片为林海燕组图
2012年年初,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下发了 《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各类幼儿园严禁收取赞助费、开办收费兴趣班,并规定该《暂行办法》自发布后30日起施行。
近两年,全国各地各类幼儿园开办兴趣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那么,该《暂行办法》实施后,国内各地幼儿园是否按照其中的相关规定停止了收费兴趣班的开办?家长对幼儿园停办兴趣班的态度如何?就这些问题,日前,本报记者在北京、上海、南京、南昌、长春等城市对部分幼儿园展开了调查。
编后
从目前各地记者采访、调查的情况看,“幼儿园收费兴趣班禁令”的渗透能力不尽如人意,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不少地方教育部门对幼儿园收费管理的实施和处罚细则还在制定当中,因此执行“禁令”尚需时日;另外从各地记者了解的情况中不难看出,各地幼儿园开办收费兴趣班的情况非常复杂,幼儿园利益、教师利益、家长需求等各种因素掺杂在一起,可谓是五味杂陈,仅一纸“禁令”似乎难以平衡,同时这也是该“禁令”落实速度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让兴趣班低龄化,并迅速扎根幼儿园的主要原因,其实是近两年国内盛行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论调。目前,各地小学一年级出现的课业难度不断增加现象,让幼儿园孩子的家长无比担忧。的确,在我国,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个“宝”,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前途无量,成为佼佼者?而各地频频爆出的幼儿园孩子有几千的识字量,会多少种数学运算方法,艺术科目达到怎样高的水平等消息,难免让家长们从孩子上幼儿园时就开始着急。此时,幼儿园开办的各类兴趣班便成为了家长们释放这一焦虑情绪的最佳之选,哪怕幼儿园连发票都不开,家长们也愿意交钱上。
为此我们呼吁,各地方教育部门在制定 “幼儿园收费禁令”实施细则时,可否将视野放得更宽广一些,着重了解和分析家长们的诉求,同时结合各地区“幼升小”的实际情况,出台真正能让家长没有后顾之忧,让孩子获得解脱的管理办法,而并非只是一刀切式的禁止,从而让幼儿园的各种乱象失去生长的空间和肥料。另外,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幼儿园收费兴趣班固然要禁,也应调整小学入学测试难度,回归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本质,如此家长才能从心理上放松,禁令也才能真正得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