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金节
3月20日,我国成品油价格再度上涨。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通知,全国汽、柴油价每吨分别提高600元。温家宝总理日前在河南调研时也指出,油价若再度上涨,将会通过补贴的方式,减少油价上涨对农民利益的损害。
造成今日市场混乱的关键原因,在于成品油定价机制已经沦为“涨价”机制,严重损害该机制的初始定位。
本来,按照现行机制,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就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但这一机制实施3年来,涨价次数要远远超过降价次数,成品油价格也就更多地具备了 “行政定价”属性。这是我国成品油市场的企业垄断与半市场定价现状下的必然。
就在定价机制沦为“涨价”机制之际,国内成品油市场也乱象丛生,中间商囤货惜售已成为普遍的市场操作行为。不仅限于汽油和柴油领域,天然气价格也在出现快速上涨,已经严重干扰了市场秩序以及普通民生。
在此情况下,改革成品油定价机制和优化民生必须双管齐下,才能够保证民生水准不至于受到严重影响。在国际原油市场瞬息万变的情况下,缩短调价周期,才能减少人为油荒,毕竟投机者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囤货”,他们也难以踩准涨跌节奏,进行市场炒作。
这尽管会带来油价波动的频繁,但却能够更全面地反映真实的价格水平。现在的这种机制执行情况,基本是消费者抱怨油价只涨不跌,石油央企则还觉得涨价幅度不够。与其两头不讨好,还不如把原油进口放开,引进民间资本,再组建几家大企业,由国家发改委维持市场秩序,打破既有的石油市场垄断格局。这样一来,油价市场化机制或许才可能真正得以建立。
眼下的油价控制,表面上看维护了价格稳定,实际上给投机者提供了囤货的机会,给巨头以“只涨不跌”的操作空间。新定价机制下决心推出,也已经到了关键的时间窗口。除了要改革成品油定价机制,还需要设法保护民生。此次涨价,京、沪、广、深等绝大多数城市的93号汽油都步入“八元油价”时代。油价不断走高,定然会传导至经济生活的各个环节,对中低收入群体的影响必然更大。为此,加大补贴这样的“输血”政策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形成中低收入群体的“造血”功能。当务之急就是大力度减税,同时拓宽民间资本的投融资渠道,给民众、企业以更多的空间。